航向聲響之海,即興是手中的羅盤 《噪集 2019 無主之島》

Editor's Note
FEN 四位成員將於台北藝術節展現「重奏的核心」,協同八位臺灣樂手以各種「群島」型態演奏,並有二重、三重和四重奏等形式,與風格、元素相異的臺灣樂手搭檔演出,FEN 並不擔心演出時會有預期外的變數,樂手們基於信任互動,就是即興之美,讓台灣的觀眾有機會聆聽不一樣的演奏形式。

2018 年 FEN(Far East Network)首度在臺北藝術節登台,奏演出實驗的離心力,驅動每一雙有探險意圖的耳朵朝向尚未劃定的疆界。

對於 FEN 難以定義的屬性,成員之一的新加坡聲響藝術家袁志偉回溯去年的《噪集》,以重奏的發想來進行。臺灣有不少專注於以多元面向傳達音樂的樂手,我們將邀請他們與 FEN 來場重奏。玩轉了賦權這個概念,每一位表演的樂手都配備一組音響系統,可自行控制聲量大小強弱,這成為他們獨一無二的聲音。

觀眾亦非被動接收者,「他們是自己的聲響工程師,在空間遊走,照自身意願聆聽或混音,聲響會變化,強度會起落。這正是《噪集》的實驗性。觀眾有移動、選擇、感知的自主權,正如眾樂手也能選擇何時演奏及如何演奏。」

實驗樂隊 Far East Network

多重組合演奏,凝結剎那時空

袁志偉表示今年的《噪集》有些許改變。第一晚的表演,FEN 四位成員將位於重奏的核心,協同八位臺灣樂手以各種「群島」型態演奏,並有二重、三重和四重奏等形式。聽眾一樣可自由移動。《噪集》兩年來延續的便是空間上的選擇權,展演都在兼具歷史與文化意涵的空間,所以聽眾不應只把這視為音樂或聲響演出,而是可以想像自己暫留於某個片刻。

今年還有許家維的兩支影片來點出群島和神話的發想,以及利安.摩根(Liam Morgen)沉鬱的燈光設計,創造了不斷用色彩改變空間感的舞台美學,光線彷彿繪製在透明空氣中的彩浪。

(南管+擬音)x FEN = 無限跨域能量

袁志偉說:「一年半前為了 2018《噪集》演出,到臺南做些研究,遇見了南管藝術家黃俊利先生,多虧奈鳩.布朗(Nigel Brown)和 Alice Chang 的引薦,我造訪了南管劇團正進行基礎排練的廟宇,那樂聲徹底攫住我,令我思考著日後能用什麼方式把南管融入 FEN 的作品中。」

第二晚的另一位共同演出者臺灣電影擬音大師胡定一,則是兩年前袁志偉從紀錄片《擬音》得知,想方設法要看這部片卻都徒勞,直到一年前才在誠品購得 DVD,這部紀錄片提醒了他像 FEN 這樣的即興與實驗型樂者是如何創作的,因此他認為擬音師的工作與 FEN 的實作有很多共通點。成員之一的大友良英曾和其他三位成員聊到年輕時在日本以擬音藝術家起步的往事。當袁志偉提議要和胡定一合作時,大友興致高昂,直說我們一定要這麼做。

臺灣電影擬音大師 胡定一

無主之島創生記

新加坡袁志偉、日本大友良英、中國顏峻、韓國柳漢吉,國籍和文化背景皆異的四人組成 FEN,可回溯到 2008 年他們受邀至法國馬賽的 Mimi 音樂節,地點更精確地說是在名為弗留利的小島,是 FEN 的初次登台。登台前的現場電台訪問中,對於「身為亞洲人的你們跑到不知名的小島上參加歐洲的音樂節,感覺如何?」這提問,袁志偉直言某種程度上被冒犯了,但並非毫無防備。當年是如此回應的:「要回答這問題,我們覺得怪怪的。另外,四人一起在這島上這件事,彷彿使我們也成了歐洲海域的群島。」

時間快轉到 2019 年一月,FEN 在臺灣做了短暫的巡迴,受邀到 C-lab 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場勘。「我們恰巧在舊辦公室瞥見幾幅非常有意思的地圖,描繪了臺灣本島及離島周圍的防禦作戰。那一刻,想法逐漸清晰起來——是時候重回『島』的概念了。」他們依所看到的戰略圖,將演出空間約略編排成防禦位置。並決定首日演出由臺灣樂手包圍 FEN 成員;次日反過來,FEN 成員包圍臺灣樂手。

FEN 成員之一 袁志偉

有時候,差錯就是魔幻一瞬

問及 FEN 是否從不事先排練也不討論音樂共識,袁坦言:「是,我們很少討論音樂,也不太花精神彩排。對於要做什麼,我們各有想法,不過一旦聚了頭、開始演奏,事情多少會不一樣。有趣的是這次合作的樂手和聲響藝術家並不熟悉我們的音樂型態,而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專業人士。我們得謙卑些,預留時間排練,說服他們『我們對音樂創作是很認真的』⋯⋯」

與風格、元素相異的臺灣樂手搭檔演出,袁表示並不擔心演出時會有預期外的變數。「當我們事先討論誰和誰編成一組,樂手們是基於信任在互動,這就是即興之美。有時,最魔幻的瞬間發生於疏失和不適合的配對之中。」袁也提到,幾個月前全部樂手第一次開會時,胡定一老師帶來幾樣他慣用的基本器材,有些是他親手製作的。他現場示範了替某部電影製作的奔跑馬蹄聲,大家都很驚訝,驚訝到甚至慚愧的地步。「胡老師的巧手和巧思徹底征服了每個人。很多人問胡老師能不能合照,那是很溫暖的場面——老中青三代的音樂家和聲響藝術家齊聚一堂,彼此理解。」

何謂歸屬?FEN 盼觀眾審度自我舒適圈

「我在一座島上長大,度過了大部份的人生。逃離一座島並非易事,而且唯一的逃脫方式通常是將自己化身為裡頭一座更小的島。」

袁志偉對臺北藝術節今年的主題 I (don not) Belong to You 感受很強烈。「它指涉當前被撕裂而負傷、急需癒合的時代和社會。我對此有深刻共鳴不僅因為身為藝術家,更因為身為一個人。政治、經濟將人們裂解成不同階層,而人們又被迫為此付出代價。每個人都需要打開心胸自問——我們屬於或不屬於誰?為什麼?」

「有些東南亞海洋遊牧民族視陸為海,視海為陸。他們一踏上土地就渾身不對勁,回到海上便自在自得。」以此為例,袁志偉希望FEN這系列的演出能鼓勵聽眾重新審視個人舒適圈,並為自己校對「歸屬」的定義。

文字:陳雨汝

不可轉載
2019 臺北藝術節
2019 臺北藝術節以「I (do not) Belong To You 我們(沒)有認同」為策展主題,邀請來自亞太及歐洲的跨領域藝術家,以及臺灣的年輕創作者,於 8 月 3 日至 9 月 8 日,推出 13 檔售票節目、4 檔免費節目、2 檔展覽。透過藝術及社會參與,呈現臺北的特色與活力,並讓所有市民一同思考「雖然我們不同,但我們如何在一起?」帶出彼此共同的理念,為臺北打造共享開放的未來社會。
2019 臺北藝術節以「I (do not) Belong To You 我們(沒)有認同」為策展主題,邀請來自亞太及歐洲的跨領域藝術家,以及臺灣的年輕創作者,於 8 月 3 日至 9 月 8 日,推出 13 檔售票節目、4 檔免費節目、2 檔展覽。透過藝術及社會參與,呈現臺北的特色與活力,並讓所有市民一同思考「雖然我們不同,但我們如何在一起?」帶出彼此共同的理念,為臺北打造共享開放的未來社會。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