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變數的《島嶼酒吧》:新移民與台灣文化的連結

Editor's Note
2019 臺北藝術節典藏計劃節目《島嶼酒吧(臺北版) – 地瓜情味了》在 8/10 - 8/17 間,天天兩個場次,從個人敘事擴張到更大的想像,使觀眾彼此激盪。策畫這個展演的兩位藝術家,來自臺灣的黃鼎云與泰國的陳業亮,新將六位神秘國籍的臺灣新住民融入劇情表演,多元的文化連擊,展現不同思維的交集,讓文化的想像不只一種可能!

2017 年《島嶼酒吧》在「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以下簡稱亞當計畫)的成果表演中首次登場;2018 年更在臺北藝術節時,於中山堂頂樓的劇場咖啡重現;而今年則由早在亞當計畫相識的藝術家陳業亮(泰國)與黃鼎云(臺灣)共同策劃,走進早已因新住民與移工而更繽紛多彩的新世界,嘗試我們可能早已習慣的「地瓜」的全新風味。

這回的《島嶼酒吧》從副標開始就很有戲:「地瓜情味了」,黃鼎云賦予了這五個字與臺灣文化一樣多元的意涵:除了近代臺灣人會自稱地瓜、蕃薯之外,這個島嶼的形狀也像地瓜,更進一步來說,因為地瓜的生長特性,在經濟狀況差的年代常被當作主要糧食,因此同時有堅忍不拔、堅毅的意思,恰好適合形塑「臺灣」的印象。

生活藝術家及導演黃鼎云
藝術家陳業亮

譯成英文後,Sweet Potato Affair 的 affair 也可以是事務處、辦事處的意思,這方面則指涉了來臺的各國各色新住民,無論國籍膚色,來臺都需要面對處理相關文件證明,這之中就不免牽涉到一些政治性事務,就呼應了這次藝術節的主題「認同」;另外,affair 也可能是情事、羅曼史的意思,新住民來臺灣,無論是來兩三個月或二三十年,都可能與臺灣當地人產生情感連結,這情感可能非常多樣化,同時也會是另一個層面的情感「認同」。

飲酒就是要有來有往,互動是關鍵

近年來,臺北藝術節的活動愈來愈重視與觀眾的互動,增加表演層次以外,自然也為表演多了許多不確定性。過往的兩個版本主要是藝術家去發展雞尾酒的相關表演,並且自己執行表演。但今年的作品在前期就有許多和觀眾互動的部分,像是演員徵選或是酒吧空間的票選,可以想見,等到《島嶼酒吧》真正開張,觀眾必然會有更多驚喜。

「我們用公開徵選的方式找住在臺灣的外國人,一定程度上在回應《島嶼酒吧》的某個意涵,這些新住民們,他們不見得是我們平常定義的東南亞的新住民們,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有些人只待兩三年,有些人長達一、二十年,我們好奇他們怎麼樣去認識這個島嶼?另一個角度,他們在這個都市裡的生活有時候也像尚未被發現的小島嶼,而我們試著透過這些觀點重新去形塑臺灣這個島嶼是什麼樣子。」

透過台灣味的酒吧帶出異文化特色

聊起徵選過程,黃鼎云覺得那也暗喻著某種台灣各種新住民族群的處境。「雖然期待在徵選過程中看到更多不同的人停留在臺灣的原因,也許因為工作、更好的機會,或者政治、愛情、婚姻等。但我們在徵選的過程中,確實有些移居理由,例如:移工,人數雖然很多,但他們並不能夠真正參與,因為實際現實的狀況是:他們週一到週六都在工廠裡工作,只有星期天可以休息、排練,照這個條件情況來看,其實能參與的都是有一定經濟條件而移居到臺灣的人。最後,在希望能盡可能在性別、國籍,以及移居的原因和背後的故事各方面都展現多樣性,這樣的前提下,得到最後這六個表演者。」

陳業亮與黃鼎云其實早已在各自的創作上,試著更打開表演的向度,「在酒吧的這個框架下面,我們更傾向狀態是不管是客人(觀眾)還是主人(創作團隊、表演者),一定程度都涉入這個事件。在這樣子的想法上,整個製作團隊就勾勒出了一個希望大家不只是『我等著一個戲,我買了一張票等它發生』的習慣,另有一種可能性是在他還沒進來之前,他可能就知道更多資訊,更有共同決定的感覺,包含想要公開徵選演員。這些事情涉及到今年講『我認同或我不認同你』這件事情,他其實是在講群體要怎麼一起生活,群體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可以怎麼辦,那這種時候觀眾和創作者之間的距離好像就不能這麼二分,更多時間是觀眾也有他表達意見的空間,觀眾也有決定這個我們一起相聚的地方的客觀條件。」

六位素人表演者都是真正的來臺移居者

對臺灣的認同,國籍或語言都不要緊

公開徵選而來的六位素人表演者,都是真正的來臺移居者,對於他們各自的國籍,黃鼎云和陳業亮極有默契地視為不宜透露的秘密:假設他們的國籍被揭露,那麼可能觀眾就會依此開始猜測細節,保留國籍想像更能幫助觀眾不受影響地打開「新住民的台灣認同」這個主題。

「排練的過程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六個表演者有五個是可以用中文溝通的,但是他們都比較傾向使用英文。雖然多半的人會講中文,但工作上我們還是選擇了英文作為主要工作工具,英文確實是一個非常強勢的語言,但也普遍是所有參與者的第二語言,一旦用中文,相對反而會造成工作上的不對等,這層夥伴關係在當中是重要的。」

來自泰國的陳業亮,母語是泰語,他的中文就完全不行。「如果有些表演者用中文溝通,而我也必須用我的爛中文回應的話,我們中間就會出現很多溝通斷層。另外,即使只是在不同藝術表達之間也存在溝通斷層,為了與非表演藝術專業的這些表演者合作,我們不斷調整和檢查我們的溝通方式,再三確認彼此都有清楚傳達接收訊息,才能離我們想要完成的那個作品更接近一點。」

島嶼酒吧主視覺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黃鼎云借用從陳業亮那裡學來的泰國流行語:same same, but different 來表達他們試圖以《島嶼酒吧》來回應今年的主題 belong/ not belong 的概念。

「我們經常喜歡把事情二元對立,比如說如果你不是支持韓國瑜的你就是什麼什麼,如果你不是支持小英的,你就怎樣怎樣,可是二元、對立的情況下,不見得可以看到一個群體或一群人他真正內心複雜的光譜或意見是什麼,所以當我們在談屬於或認同的時候,一定程度上不能只有對比,我覺得邀請這些外籍人士,長期在臺灣生活、體會的人,來討論臺灣一定會出現些差異,但你覺得他們會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意見嗎?你會不會覺得他們也該在這個群體有一個發聲的位置,他們帶來的想法一定跟現在臺灣的政治、社會的意識形態是有距離⋯⋯我覺得,這就是那個 same same, but different 很珍貴的地方。」

若說異文化總是帶來文化衝擊,那麼,由臺泰兩國藝術家共同創作、由六位神秘國籍的臺灣新住民共同為本次臺北藝術節打造、並將與現場觀眾隨機互動的2019《島嶼酒吧》,想必即將帶來如流星雨般燦爛多元的文化連擊,展現多元思維交集下,對於認同與不認同的意識邊界。

文字:劉芷妤

不可轉載
2019 臺北藝術節
2019 臺北藝術節以「I (do not) Belong To You 我們(沒)有認同」為策展主題,邀請來自亞太及歐洲的跨領域藝術家,以及臺灣的年輕創作者,於 8 月 3 日至 9 月 8 日,推出 13 檔售票節目、4 檔免費節目、2 檔展覽。透過藝術及社會參與,呈現臺北的特色與活力,並讓所有市民一同思考「雖然我們不同,但我們如何在一起?」帶出彼此共同的理念,為臺北打造共享開放的未來社會。
2019 臺北藝術節以「I (do not) Belong To You 我們(沒)有認同」為策展主題,邀請來自亞太及歐洲的跨領域藝術家,以及臺灣的年輕創作者,於 8 月 3 日至 9 月 8 日,推出 13 檔售票節目、4 檔免費節目、2 檔展覽。透過藝術及社會參與,呈現臺北的特色與活力,並讓所有市民一同思考「雖然我們不同,但我們如何在一起?」帶出彼此共同的理念,為臺北打造共享開放的未來社會。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