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回心情低落,決定看個悲傷的電影讓自己發洩,這讓我與《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這部片相遇,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在看這部片時不停掉眼淚,或許是同情松子可憐的遭遇,心疼她無論怎麼付出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又或者從她身上看見某部分的自己,產生切身體會的共鳴。
松子的遭遇令人同情是毋庸自疑的,我也能理解她所有痛苦的原因,但除了現實的殘酷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外,我也深思著:是否還有什麼造成松子的人生如此令人討厭?(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忽略真正的愛
松子在偷錢事件後離家出走,開始了她一連串向外尋找愛的人生,無論和多少男人在一起都以悲劇收場,每次希望的結局都是破碎,她不知道到底誰愛她、關心她,於是最後漸漸失去對人生的希望。但是,真的沒人真心愛她嗎?
很多人都認為松子悲慘人生的根源來自於缺乏「父愛」,我同意松子爸爸確實關心妹妹更多,這樣的過度關心出自於愧疚和心疼,自然而然地將重心放在照顧妹妹上。
松子爸爸對松子的愛隱晦而沉默,假如不是因為對松子的愛,怎麼可能因為女兒的同張鬼臉笑了這麼多年?要知道再有趣的鬼臉,誰能看了十幾年都不會厭煩?松子離開後每天在日記上寫下的:沒有松子的下落,除了愧疚外也有著濃厚的關愛和牽掛。松子的爸爸是愛她的,只是表達愛的形式遠不同於松子,松子沒能察覺到。
而松子的妹妹雖整日臥病在床,卻喜愛著姐姐並愛聽她分享自己的生活,即便姐姐離家出走時推了她,甚至掐她脖子,她仍深愛著姐姐並且在後來都苦求著姐姐回家,日日思念、等待著松子,甚至連最後的遺言也是說著:「姐姐,妳回來了。」在自己的缺愛外,如果松子能夠看見爸爸與妹妹的難處,或許就能諒解並感受到家人對她的愛。
而她在獄中認識的好友澤村也待松子不薄,在她受阿龍家暴時規勸她分手,但那時的松子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只能向澤村怒吼別多管閒事;多年後澤村見到她徹底落魄的樣子時也拚命地想帶她從回光明,但這次她又選擇先逃避了。渴望著愛的松子,當真正的愛出現時反而拒之門外。
過度的愛使人難負荷
大家都說松子的愛很偉大、無私,但我認為說是「過份的愛」更為恰當。松子面對每段感情都全心全意投入,即便對方再怎麼不厚待她仍選擇忍耐,總是展現出「別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別人如初戀」的情操,她認為都已經做到這樣了,對方總會愛她了吧?但事實上松子給這些男人的愛,其實很少讓對方感到快樂。
她雖未明說要對方的愛,但是對方卻可以從松子的行為強烈感受到松子對愛的瘋狂渴求,他們慢慢對這種愛感到壓迫進而產生反抗,從一開始的惡語相向,到後來變拳打腳踢,希望自己糟糕的行為能讓松子不要再對自己這麼好,降低他們心中的愧疚感。
怕孤獨而愛卻不懂愛
我認為松子這一生愛過的眾多男人中,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她真愛的。好多段感情松子的態度都是「不要一個人就好了」、「反正都在地獄,也無所謂」,以致於到頭來還是惡性循環。
松子真的愛這些男人嗎?我不認為,我認為她是為了填補自己心中的缺而去愛,就好像身處在汪洋中,任何浮木都拚命去抓,但事實上她所抓的多是破洞的救生圈很快就會溺斃,我認為松子是有選擇權的,寧濫勿缺的後果只能讓她的人生往越來越爛的方向發展。
渴望愛卻從不愛自己
從劇中可以看見松子對於幸福總是向外尋求,最初將父親的關愛視為生活目標,而後則是愛情和偶像。她非常渴望被愛,這從和阿龍交往初期也能體現,她每天要求阿龍必須對她說:我愛妳,透過這樣的確認她才能感受到被愛,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松子沒有自我的思想,她依附於他人,她想要別人滿滿的愛,自己卻一點愛都不給自己。
我對松子在多次挫敗後仍能保持希望深感佩服,但對於她從未發覺自己每次失敗的原因感到可惜,又或者說思考錯了方向,到後期她甚至變成認為:我的不幸是因為太善良,所以要變得冷漠,與世隔絕。但這根本不是原因,而是她心裡的那個空洞始終存在,很遺憾的唯有她自己先填補,別人才可能填滿。
雖然劇情荒誕而誇大,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從松子身上看到部分的自己。除了抱怨著老天不公、世道無情外,我們是否仍能深思人們在自身行為上的失誤,這並非檢討受害人,而是找到問題癥結點並解開它,讓我們的人生有更好的可能;就像松子的善良和不輕易放棄的毅力理當讓她過上更好的日子,而非如此被人嫌棄一生。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