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與自己對話的最好時光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撫慰人心的六段話

在人生階段中,越長大越發覺好多事得自己面對,不能再嚷嚷著要誰陪、要倚靠誰,我們的情緒開始被藏起來,可能是不足為外人道,又或者找不到人傾說、別人也無法理解。孤獨慢慢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不舒服卻又有些享受這樣的淒涼,透過孤獨我們自己與自己對話,傾聽著內心深處的自我。

先前讀了劉同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一開始只是被書名吸引,到後來越讀越投入於他溫柔的文字,好像內心所有的心事都被理解、獲得撫慰,便記下了其中最令我感同身受的幾段話。

人與人情感的流失

長大後,遇見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和很多人交換 Line 、互追 IG,看著一長串的好友列表裡看似很多朋友,但卻仍令人感到空虛。都說感情有保鮮期,但事實上對於很多緣分我們甚至連納為保存品都沒有,我們花越來越少的時間和別人做真心的交流,大多僅止於表面,就算曾經抵達最熾熱的深處也會很快就回復冷漠,都說速食愛情,但其實友情更是如此。

「這幾年的時光,人與人均是一張陌生的臉,親熱也不過是微波爐加熱過後的食品,水分和溫度都會更為快速地流失,瞬間就能乾涸。」

每個人似乎偶爾都會相交,但只願意停留一下下,就著急地跑向下個地標。說來悲傷,因為我們不再如過去般橫衝直撞,對誰都交付百分之百,也有太多瑣事需要去擔憂,太多目標趕著去達成,但內心深處其實仍渴望著真心相待的情感。

photo-1525157381335-8d400396ad8a

「我曾經迫切地想挽回之前的一切,迫切地想與一個人好好聊聊,不僅是寒暄,而是真正的交流,可是到最後卻發現共同話題早已更換了無數遍,那些熟悉的人早已不再擁有曾經的情懷。我被無數個『哦』、『好吧』打敗,躲回自己的角落,自說自話。」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年輕時很要好的朋友,但長大後因為距離不常聯絡,難得見上一面明明該有很多話說,卻不知從何說起,分開後的空白太多,離彼此的生活已經太遙遠,過去那些默契和氣氛無形中早已消失。

我自己便是一個很念舊的人,總是會回想過去的回憶,國小時有個共患難的朋友,平均一年半會見上一面,但每回都覺得越來越陌生,感受到她和我相處沒有過去那麼自在和快樂了,這讓我感到失落,曾經以為努力配合她的頻率就好了,後來發覺不如就讓美好的過去留藏在彼此心中,互相陪伴了一段時光就足夠,不再強求不同往年的我們和過去相同。

photo-1486704155675-e4c07f8ad160

學習堅強的過程

長大後老覺得時間過得飛快,總是不夠用。為了讓一切變簡單、順利,常寧願犧牲小我去完成大我,覺得總是替自己叫屈似乎顯得不夠成熟,即便假裝不在乎,但內心的小女孩仍然受傷了,但越到後來也就越習慣,甚至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的磨練。

「有一種孤獨是-如果自己忍受了委屈,便能讓一切都好轉起來,於是就選擇了閉嘴。沒有人注意到你的改變,沒有人走進你的內心,外界越是平和,越是人聲鼎沸,你心裡的委屈越大、孤獨越深。一開始埋下的孤獨的種子,在一個人反覆的自我問答中,長大成人。」

以前從事服務業的時候,常常會遭受不友善的對待,讓人感覺自己的自尊被踐踏,但同時心裡也知道最好的選項是忍耐,不張揚才不會讓他人擔心,又或者覺得自己的感受沒那麼重要,用「像個大人」來說服自己抱持淡定、成熟。

photo-1502104873240-19ad029420a1

「最終,我們把自己磨礪成不害怕任何傷害,卻開始害怕一種 OK 蹦的關懷。」

想要在現實生活中存活,我們告訴自己要堅強、要忍耐,習慣不友善、刁難和現實,變得面對困境都能獨立的解決面對;相反的,我們對於關愛、體貼卻越來越不熟悉,甚至感到不知所措,害怕這樣的好會讓自己鬆懈而顯露出脆弱面,讓練就許久的無堅不摧之身白練,害怕期待更多溫暖,也怕這樣的好並不會持久。
這就像是遭逢困境時,自己可以很堅強地去處理,知道自己可以撐過去,但一句安慰就會讓自己的防禦瞬間瓦解,想要投入溫柔鄉,不想撐了。

photo-1499568509606-4f9b771232ed

面對未來的著急

活在群居的社會裡,大多時候我們無法忽略別人的看法,甚至會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去做某些事。像是現在仍有很多女生 30 開頭便感到焦慮,似乎不趕快完婚就會被貼上一個人生「不完美」的標籤,即便你事業有成、長得漂亮,但好像就是輸給了已有家庭的人,可是與他人比較不僅使自己不快樂,更可會做出不對的選擇。

「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不如意,追根究柢的都是與別人相比。不看別人,只看自己是否有獲得,那麼心中的幸福感每天都是滿滿的。」

假如李安在成名前因為害怕別人取笑他靠老婆養而放棄電影,如今他也不會有這樣的成就。不幸常是被比較出來的,每個人所定義的成功和讓每個人快樂的原因各有不同,我們只適合用自己的標準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photo-1491439833076-514a03b24a15

「經了一些事,讀了一些書,認識了一些人,感受了一些陌生的環境之後,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一雙眼再使勁地睜大,也看不夠這個世界。而看不夠這個世界的感慨,讓我又時常懷疑自己—我真的懂自己要什麼嗎?在這樣的疑問中,我總是日復一日盡可能地了解自己。」

大多數人並非從小就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但透過從井底走出,讓我們抓到一些夢想的輪廓但又不太確定,反而會越來越覺得自己還有好多要學,想做的事很多。我覺得那是因為眼界越來越寬廣,追求更多的世界,才越發覺得怎樣都不夠,事實上當我們回首時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多路、做了很多事。無論現在有沒有找到人生解答,不停止思考的每一刻都是種進步與成長。

photo-1520645521318-f03a712f0e67

一開始我並不懂書名的「雖敗猶榮」是什麼涵義,現在我認為是指孤獨雖然看似很可憐、很失敗,但實質上也正因為孤獨教會自己很多事,讓我們在孤獨中成長,最後成為讓自己感到光榮、驕傲的人,過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章芷瑗
奇蹟只是努力的另個名字。
奇蹟只是努力的另個名字。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