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屬於父親的月份,觀看《范保德》,甚有感觸。
這是我少數幾次看過與父親議題相關的電影,一方面是這類電影比較少,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與父親的疏離,讓我無形中少了關注。
我不知道缺席的父親形象,是否是許多人共有的經驗?范保德一如這樣的父親樣貌,缺席又淡漠,像深藏心事,卻又什麼也不願坦露,可是唯一確認的是,他的在與不在,對我們的生命都充滿了深深影響。
煙霧中的男人,無情最是深情
《范保德》是兩段父子交疊的故事,五十年前,范保德的父親為了自己的前途,不告而別離家出走,這件事深深烙在保德的心中,伴隨他成長,後來他自己成為了父親,也經歷過家庭與個人的抉擇,最後選擇留下。到他六十歲那一年,生命將至,他決定開啟尋找父親的旅程,在慢慢觸及真相的過程中,他學著與自己和解,也將心中的深情傳達給兒子。
「煙」是一個重要的意象,電影中不斷出現煙霧迷濛的畫面,不管是范保德獨自藉菸消愁、男人的以菸會友、男女互借菸支調情,或是父子敞開心胸對談時的溫泉迷霧,還有父親離開那晚,街道氤氳,在煙霧中的男人,像是男人情感的隱喻,他們不直接說愛,不透露怯弱,所有憂愁與傷心,全都往肚裡吞,或是化作一團團煙圈,男人獨有的悲壯英雄情懷,讓外人始終像在煙霧中,看不清他們的樣子,好像怕話說得太明白了,心中的軟肋會被抓住。
可是,看似無情,其實最是深情。像是劇中的范保德,在離開孩子的那個夜晚,才真正明白他永遠無法像父親那樣絕情,於是提著卡其皮箱,轉頭返回家中,多年後當兒子問起,那晚他為什麼願意回家,他用一貫獨有的幽默話語回應,卻不告訴他因為他深愛他們,可是兒子與父親有著默契,懂得那不直言的姿態背後,其實深情滿滿,明白無情最是深情,正是男人獨有的浪漫。
人生如物理循環,也是化學變化
《范保德》是導演蕭雅全睽違八年後的長片新作,並且在本屆台北電影節,拿下最佳導演、配樂及美術獎。他在座談會上說:「我始終認為,電影重要的除了故事本身外,還有說故事的方式。」並且推薦了約翰伯格的經典之作《觀看的方式》。
那麼導演怎麼觀看父親這件事?他坦言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並不好,並且在父親去世前都未曾親近,是心中的缺憾之一。可是他拋出一個深刻的提問:「生命中的來來去去,失去與獲得,到底是循環式的物理變化,還是永不可逆的化學變化?」
生命看起來總是循環不息,像物理變化,曾經的兒子變成後來的父親,父親對他說過的話,他再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年輕的故事,在下一代身上重現,未來的答案,其實都藏在過去之中,生生不息,就像冰化作水,水蒸成氣,氣再凝結為水,能量不會消失,命運的循環正在上演。
可是生命的來去,其實不只是加減的改變,而是在每一個真真切切的互動中,我們身上的某些部分,都因此永遠改變了,不能再回頭。范保德在擁有自己的孩子後,知道自己起了化學變化,不再是從前那個只想追尋父親,離開家中的孩子,而是甘願安放他的所有,在這小鎮之中,在他的最愛身邊。五十年前,父親缺席了,不代表他注定延續父親的道路,成為無情的男人,他選擇活出自己,當一個默默守護的父親。
在生命的循環之中,打破那些物理慣性,活出屬於自己的化學變化,原來才是生命如此珍貴的所在。
這部電影,是一封父親深情的家書,在這八月的夏日夜晚,用含蓄的話語輕聲告訴孩子:「爸爸很愛你。」更像是一位兒子,在告訴自己遙遠的父親:「親愛的爸爸,即使你不曾陪伴,就算我們不懂說愛,我也終於成為了,讓自己驕傲的那位父親。」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