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出口的憤怒,那些年深藏在心中沒人能懂的痛

「成熟的人應該更理智,像我這樣脾氣真是糟糕!」、「如果我生氣了,一定代表我教養有問題!」

當「憤怒」的感受在心中緩緩升起時,你是否也常常出現上述的自我對話?怨嘆著自己毫無長進,總是為了一點小事,就忍不住想大發雷霆,認為「生氣」是不對的,時時警惕自己必須保持平靜與笑臉,氣氛的和諧比自我感受重要太多了!

可是若我們拒絕甚至忽略「憤怒」的情緒,僅僅將之視為「負面的」、「不好的」,我們就非常有可能因為抗拒「憤怒」,轉而被自卑感或羞愧感吞噬,最終也將失去掌控生活的權利。

那麼你有想過,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好好的生氣呢?

身邊的綠巨人浩克

你想起小時候父母吵架的樣子,兩個張牙舞爪、歇斯底里的人,先是大聲的相互斥罵、摔東西,然後砰的一聲,父親離家消氣,母親關上房門痛哭失聲。你則是瑟瑟發抖的躲在房間的角落,期待這一切可以快點過去,並且暗暗發誓:「我絕對不要成為這樣的人。」

成長過程中,如果你常常目睹失控的現場,被情緒張力很高的大人抓進那團風暴之中,甚至被強行逼迫選邊站,你開始會對「憤怒」產生畏懼,因為對你而言生氣的情緒是造成支離破碎的元兇,所以為避免關係產生裂痕,面對冒出心頭的憤怒,你選擇隱忍再隱忍。

眼睛業障重的家庭情緒哲學

心理學家 John Gottman 提出「四種家庭教養風格」,根據兩個向度,分別為「鼓勵表達程度」以及「支持陪伴程度」作為區分,其中在「不予理會型」與「不以為然型」的教養風格下成長的孩子,更傾向於隱藏自己的感受。

由於從小到大父母對於你的情緒需求,時常表現出「你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了。」的無奈,或「你讓一下他會怎樣?又不會少一塊肉。」的指責態度,都讓我們無形之中更排斥去靠近憤怒的情緒,選擇壓抑,對其視而不見。

「事情會這樣,都是你一手造成的。」、「做錯事,你還敢跟我大聲?」面對大大小小的批評,你逐漸懷疑是不是真的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才會引來辱罵,於是你把錯都往自己的身上推,別人是急著怪罪對方,而你是急著怪罪自己。

「憤怒」被「愧疚」取代,表達生氣是困難的,而自責是是安全的,因為你可以藉由自責,去做出很多的補償行為,讓自己好過一些,以維持自尊繼續生存。然而面對憤怒,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1.允許自己沉浸在憤怒之中

憤怒是自我保護的雷達,它在我們不被尊重或被侵犯時,幫助我們阻擋他人進一步的剝削,建立起捍衛自我的勇氣,因此憤怒感油然而生時,不需要急著脫離,我們可以停下來,先靜靜的去感受它的流動,試著與怒怒共存。

2.看見「憤怒」背後的原因

憤怒在心理學裡被視為一種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s),我們要幫助自己的是,去找出原來的核心情緒,可能是那些被蓋住的恐懼、失落、受傷或脆弱等,可以經由下述的書寫練習,帶著自己抽絲剝繭理出頭緒。

練習句型如下:
「我現在很生氣,因為___(引發情緒的事件)___,讓我感覺__(核心情緒)__。」

舉例說明:
「我現在很生氣,因為___他說我頭很大___,讓我感覺__受傷__。」

3.具體的表達訴求

理解了憤怒的原因之後,接下來必須要做的就是,說出你的感受,並且讓對方知道未來應該學著去尊重你的感受,同時也給對方一個了解你的機會。

獲得釋放和理解後,憤怒就會逐漸平息,可是若我們一直選擇忽略它,那麼這些能量便轉化成傷害自我價值以及尊嚴的武器。

也許要得到他人的理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開始學著告訴自己:「我不需要總是成為一個對自己嚴苛的大人,也不需要成為沒有脾氣的人。」從今天起,我願意去擁抱、我願意去傾聽,而不再只是推開憤怒。

不可轉載
局外人Outsider
1993年生。台北人。 剛結束全職實習的諮商心理師 IG:@outsidertalk
1993年生。台北人。 剛結束全職實習的諮商心理師 IG:@outsidertalk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COMMENT

謝謝分享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