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28.2015

蘇富比之狼?

兩排黑色的座椅,兩旁是電話交易員,木枱放在正中,釘著 Sotheby’s 的招牌……這些畫面,我還是第一次親眼目睹。我曾經想像,拍賣會氣氛會是如何?座上客的牌子會此起彼落嗎?電話會響個不停嗎?一切都好像沒有預期中熱切,但見證了藝術豪氣的一面。場內的人叫價喊「二十」,不是二十港幣,而是 20K (即兩萬港幣)。拍品閃過眼前,牌子舉了又放,十萬百萬好像不算甚麼。這個「藝術空間」彷彿已經超越了語言界限,只需要數字和銀碼,世界各地都能瞬間打通。看那場內的顯示屏,拍品只有編號和圖片。黑底白字,明示實價地標示本地價錢及相應的各國匯價。一不留神,還是以為自己置身投資公司。面前的拍賣資料,居然有幾分像匯率牌價表。

當作品名稱、創作人資料都可以在看牌上忽略過去,我無從判斷眼前的到底還是不是藝術品?

翻開給買家的 catalog,圖片很大,文字好小,極切合這個圖像主導的年代。細閱刊物,大部分拍品都未有提及創作意念。基本資料包括拍品長闊高和估值,只有重點項目才會詳細介紹。分析一件拍品,原來無異於電子用品規格的數據整合,藝術價值簡化如此嗎?今年首場拍賣,拍品多達 104 件。我坐在那裡兩個多小時,順利售出近 80 件拍品,平均每小時「處理」約 40 件拍品,推算下去每件拍品花費的時間大約兩分鐘。兩分鐘!藝術家可能用上兩年時間製作,你們兩分鐘就將它消費掉。拍賣會的確不是欣賞藝術的場合,這只是一場比賽,鬥多叫價、鬥高成交額,完。

有人說這是藝術商品化,我怕拍品連商品也不如,它們只是一張張類似「股票」的存在。「保值」、「回報」等投資術語,也常見於藝術市場的報道。藝術和投資的結合,叫創作交易淪為一場符號消費的遊戲。買一張畫,不因為喜歡畫作,不因為欣賞畫家,不因為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只是為了那是一件有升值潛力的貨。張曉剛、村上隆、Andy Warhol 等名家,是拍賣會的常客,作品風格也是容易分辨,收藏家的入購是由衷喜愛笑哈哈、大花花嗎?還只是買個熟悉的名字方便轉手?買與不買,一切只是金錢主導的決定嗎?

「藝術作品並不是為了滿足自己而創作,而是以客戶為(金)主的一門生意。」早前伍常引述村上隆在書中的自白。藝術起源自生活,顛覆日常的想像,突破思考的維谷。當創作服務於市場需求,產出之物還可算是藝術品嗎?所謂「成名」的藝術家,可能只是表面風光。為了生存,他們還是得從事取悅社會的事。如此說來,我們或者應該慶幸,拍賣場外還有許多寂寂無名的藝術家,努力在生存與理想之間掙扎求存。

跟股票交易所的繃緊無法相比,但拍賣會上的邏輯大抵都是一樣的吧?──買甚麼我管你!告訴我,會賺的,老子就給你買。我無意否定藝術買賣,藝廊那種低調的交易,似乎沒怎樣引起我的惡感。目擊藝術品當作股票的現實,彷彿在說服我,藝術的高檔不在於不吃人間煙火的風骨,而是回報率之高、升值潛力之高。

或者,在拍賣會上尋藝術,是我緣木求魚的錯。步出位於太古廣場的蘇富比藝術空間,回到曾經沸騰的金鐘街頭,我懷念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那些無名市民的創作,比樓上以百萬成交的來得窩心。脫離生活的藝術,或如失去泥土的植物、離開大海的魚,還有甚麼意思?

不可轉載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