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20.2014

超正經社交實驗:48 小時內我「讚」了牆上所有貼文,卻失去了朋友

1963 年,安迪沃荷接受 Art News 訪問曾說「我認為每個人都該欣賞彼此(I think everybody should like everybody.)」,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或許你早已在無數個印有安迪頭像的海報及盤子上看過,而且還是以 Helvetica 字體寫上。不過細看完整的訪談內容,可以發現安迪的想法竟可以應用在今日的社群媒體之中。

安迪: 有人說過 Brecht 希望每個人的腦中的想法都類似,事實上我也希望。不過 Brecht 想要透過共產主義結構完成他的大業,也就是說俄羅斯是在政府的高壓下控制每個人的思想。然而現在的情形是,不用經過外力的控制,大家已經開始互相被同化了,大家表現得差不多,想的跟喜歡的也差不多,這似乎變成一種趨勢了。我認為每個人都像個機器,每個人都該欣賞彼此。

Art News: 所以這就是普普藝術的精神嗎?

安迪: 沒錯,就是欣賞這檔事。

Art News: 欣賞事物為何像機器呢?

安迪: 因為你無時無刻都在欣賞別人,一次又一次。

現今「按讚數量」以及「分享次數」似乎可以左右一件事情的成功,對於十分看重自我的人,渴望每個 po 文按讚數的成長,而各大公司也不惶多讓,時常追蹤自家活動在臉書上所受到關注。最近紐約時報才刊登一項專題探討按讚數如何影響廣告商,可見按讚已經成為一個經濟活動了。

  • 48 小時按讚馬拉松

原文作者(以下簡稱我)看見了這一趨勢,決定投入一項實驗中,也就是在 48 個小時內,按所有出現在他臉書頁面裡的文章及連結讚,即便他壓根就討厭它們。

大家都知道臉書會記憶使用者的偏好,並會在你臉書的頁面上推薦類似的連結,我想知道我持續性的按讚行動,會如何改變我自己的臉書,假如我不斷地給予臉書內建的系統機器人讚賞,以按讚的行動向它傳達「做得好,我喜歡這個」,不過我此次的作戰行動僅限於臉書,不包括在其他網站上按讚,然而我認為結果依然值得期待。

在這次實驗中我第一個按讚的就是 Living Social,我朋友 Jay 很早就按過這個應用程式讚了,所以它不斷出現在我臉書的頁面上,之後我又按了兩個朋友的動態讚,so far so good。不過第四個東西我真的一點都不想按讚,雖說我也不想按 Living Social 讚,不過它只是個應用程式,我是說誰會 care 阿~但第四個是個爛笑話,而且是蠢到家的那種,為了貫徹實驗我還是按讚了。

不過按讚之後發生的事就比較棘手了,因為臉書系統會自動推薦和你按讚相關聯的程式,例如你按了 Modern Farmer 上頭一個關於牛的文章讚,之後你的臉書就會充斥著大大小小關於牛或農作物的文章,等著你閱覽後按讚。所以臉書的推薦專頁著時成為我實驗中的麻煩,因為當我按了其中一個專頁讚,臉書就會立刻推薦我另一個專頁,就這樣永無止盡的推薦下去,我的讚也永無止盡的給下去。更煩人的是,有的時候你會遇到一些「貪心」的專頁,它們不只要求你按讚,還會強迫你留言。

就這樣按讚了一段時間,我的臉書已被品牌以及廣告轟炸及挾持,完全沒有任何「活人」的氣息,連我朋友的動態都看不到,我不斷把我臉書的頁面往下拉,依序出現的就是 Huffington Post、Upworthy、Huffington Post、Upworthy、一個 Levi’s 廣告、Space.com、Huffington Post、Upworthy、The Verge、Huffington Post、Space.com、Upworthy、Space.com。

到了隔天早上,其實我的臉書也沒啥變化,我的意思就是它依舊被新聞專頁及廣告給填滿。接著,我仔細研究這些新聞專頁,我發現它們都使用相同的模式宣傳。

先用一個充滿爭議性的標題或句子包裝一個訊息(其實挺聰明的)

然後再用幾句話說明這個訊息的好處

最後收尾可能會以問句或是號召行動結束

Screenshot_2014-08-04-10-18-01

自從我發現了這個模式後,我無法不去注意其餘專頁是否也遵循這個模式,這就是臉書各個專頁聰明的地方,利用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默默將你推進廣告的漩渦中。接著,我也發現臉書在我手機板和電腦版出現的資訊有所不同,我手機板的臉書全都被廣告塞滿,然而我的電腦版雖然廣告依舊很多,我還是看得到我一些朋友的動態,也許是臉書裡的系統機器人知道手機的螢幕小,能看的資訊少所以努力將我朋友的動態隱藏在各個廣告下,頗弔詭的吧!

  • 嘿!停止你現在做的事吧,來看看這個長得像 Jay-Z 的 baby

我覺得現今大眾討論網路夯文這樣的情況比臉書上癮還嚴重,這導致人與人之間無法好好的交談,大家對著手機或電腦討論某篇很夯的文章,而不是面對面的正常聊天。

就像臉書專頁,為了引起大眾的興趣及迎合使用者會不斷推薦使用者特定專頁,一但我們跳入了這個兔子洞,我們將會像愛麗絲一樣迷失在紅心皇后的花園中。我的臉書頁面在實驗期間佈滿聳動的垃圾新聞、沒營養的夯文,只因為我按了一個讚

Screen-Shot-2014-08-08-at-10.34.17-AM-660x619

更糟的是,不只我要面對這些不斷冒出的專頁,我的朋友們也被我拖累,各個我按過讚的專頁同時也入侵我朋友的臉書中,等待他們的認同。

我還記得實驗的第一晚,我過去的編輯 John Bradley ,私訊問我是不是被盜了,第二天我的朋友 Helena 也私訊我並告知我她的臉書頁全部都是我按讚的文章。最終甚至連臉書的公關部門都主動聯繫我,不過我玩夠了,這實在是個糟糕的實驗,我光是臉書按讚的專頁就超過 1000 個,大部分都是令我生厭的內容。當我讚了臉書上所有的東西,實際上臉書上沒有出現一個東西是討我歡心的,老實說,我討厭我做了這個實驗,我真的不喜歡這樣的結果。

臉書傳遞給使用者的訊息有十分明確的格式,讓使用者與臉書之間有互動的感覺,你一旦上鉤按了某個東西讚,恭喜你進入無止盡的廣告漩渦之中。

(資料來源:WIRED;圖片來源:catspyjamasnz,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

我跟殭屍粉絲有個約會:買假粉絲可以讓你獲得更多真人粉絲?

你的「讚」代表了什麼意義?

FB 上的盲從流行效應:你是看到很多「讚」,才按「讚」的嗎?

不可轉載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TechOrange》,專門追蹤全球網路產業的科技網誌。提供網路創業者、行銷人員、媒體人員關於網路的資訊與知識是我們的任務;每天大概花吃顆橘子的時間來瀏覽就夠,吸收科技新知沒負擔。
《TechOrange》,專門追蹤全球網路產業的科技網誌。提供網路創業者、行銷人員、媒體人員關於網路的資訊與知識是我們的任務;每天大概花吃顆橘子的時間來瀏覽就夠,吸收科技新知沒負擔。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