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即將進入尾聲,各種網站、雜誌與影評的年度排行榜紛紛出爐,你心目中可能也有一份自己的最佳榜單。從《控制》(Gone Girl)到《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或是從《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到《年少時代》(Boyhood),想列的電影似乎怎麼列也列不完。
不過,如果讓我們回顧歷年前產出的年度佳片,你會赫然發現距今 20 年前的電影才真的令每個人驚歎,不但量多且質精,各類型都留下了劃時代的巨作,還不只侷限於如《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真愛一世情》(Legends of The Fall)、《魔鬼大帝:真實謊言》(True Lies)、《摩登大聖》(The Mask)、《藍白紅三部曲之紅》(Trois Couleurs:Rouge)等歐美電影,華語地區更有《飲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活著》(To Live)、《東邪西毒》(Ashes of Time)、《九品芝麻官》(Hail the Judge)、《陽光燦爛的日子》(In The Heart Of The Sun)等部部堪稱經典的大作。
的確,不少人都說 1994 年是電影史上最炙熱發光、最美好絢爛的一年。只是,你知道那也是聚集了一首首至今難忘、品味出眾的電影歌曲的一年嗎?看膩了電影榜單,讓我們來聽聽 20 年前不知道曾經在電影院裡默默撼動了多少人的歌曲吧!
Chuck Berry – You Never Can Tell/《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fJtPj46PY&list=PLF4C445D6E234A0F6&index=9[/youtube]
《黑色追緝令》是被譽為「電影鬼才」的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的第二部長片,在其鮮明的黑色幽默色彩當中融入了眾多暴力血腥的場面與不堪入耳的髒話,電影不但顛覆傳統敘事手法,且雜揉了 B 級片、亞洲電影、懷舊等元素,既前衛創新又精湛紮實,更一舉奪下當年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
其中,電影的原聲帶可以說跟電影本身同樣具有極高的代表性與價值,集萃了衝浪音樂(surf music)與節奏藍調、靈魂老歌於一身,營造出獨特的江湖味與風塵味,電影也反過來替歌曲塑造不尋常的情境性格。這首由搖滾樂界極具影響力的歌手 Chuck Berry 於 1964 年演唱的作品〈You Never Can Tell〉,出現在《黑色追緝令》第一段故事中約翰屈伏塔與烏瑪舒嫚大跳扭扭舞的場景,可以說刻意以復古懷舊的味道妝點出奇趣氣息,將情調氛圍烘托得恰到好處。
Sting – Shape of My Heart/《終極追殺令》(Léon,美國上映片名:The Professiona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YFOlVB-Uo[/youtube]
提到在好萊塢發展得最有聲有色的法國導演,就一定會想到盧・貝松(Luc Besson),而想到盧・貝松,就一定會想到這部由尚・雷諾與年僅 13 歲的娜塔莉・波曼主演的《終極追殺令》。一個冷血無感的殺手配上一個早熟精怪的少女,情感與心理的刻畫描摹在精彩的動作設計與緊湊的劇情之中強烈發酵,充分展現了藝術片與商業片的成功結合,更交出了亮麗的票房成績單。
如果你有看過這部電影,一定記得那株總是在里昂身邊的盆栽— Lily。而在片尾當觀眾揪心地看著瑪蒂達將 Lily 埋入土中,電影響起的旋律與歌詞,應該沒有人會忘記:“He deals the cards as a meditation/And those he plays never suspect/He doesn’t play for the money he wins/He don’t play for respect…”
Joan Baez – Blowin’ in the wind/《阿甘正傳》(Forest Gump)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p810Ycqj8[/youtube]
榮獲 1994 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等六項大獎的《阿甘正傳》,打敗了當年毋庸置疑地可以稱為「勁敵」的各部巨作,以一名弱智經歷越戰、乒乓外交、捕蝦船長、長跑者而成為全國名人的虛構故事風光地稱霸影壇。此部電影不但賺人熱淚,更是能夠引起一般大眾再三反思,其中「生命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會拿到什麼口味」這句台詞,不知道深深刻印在多少影迷的腦海裡。
電影中,鏡頭曾帶到女主角珍妮在大學宿舍的房間貼滿了一位女歌手的海報。這名女性是Joan Baez,堪稱反越戰時期甚至是到今日天后級的民謠歌手,為和平、受難者、弱勢發聲不遺餘力,更是珍妮夢想成為的模樣。當她在酒店裸體駐唱時,所演唱的〈Blowin’ In The Wind〉,正是由Bob Dylan創作,Joan Baez唱紅的反戰名曲。
Wet Wet Wet – Love Is All Around/《妳是我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HR4A3QLGI[/youtube]
這部由休葛蘭主演的英國愛情喜劇,敘述一名向來對婚姻恐懼的男人,因為在朋友的婚禮上遇到美麗大方的美國女子,無法抗拒地墜入了情網,但是卻始終無法做出告別單身的決定,直到經歷了四場婚禮與一場葬禮後…。
《妳是我今生的新娘》的電影主題曲是由英國的團體 Wet wet wet 所演唱的《Love Is All Around》,不但傳遍了大街小巷,更佔據全英排行榜冠軍長達十五週之久!光是前奏一下,應該就喚起不少人甜蜜酸澀的往事了吧?
Elton John –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獅子王》(The Lion Kin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_nXlvY6Io[/youtube]
說到電影歌曲,怎麼能夠忽略一向將影像與音樂結合的迪士尼呢?當年迪士尼推出的《獅子王》以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為基底,不但在劇情的豐富流暢度與動畫的技術層面達到完美,使卡通的水準與意涵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成功推向國際與各年齡層。電影更在音樂上下足功夫,使用了澎湃的交響樂與非洲傳統音樂等素材,並榮獲 1994 年奧斯卡最佳原著音樂以及最佳電影歌曲兩項大獎,奠定了迪士尼的盛世。
曾經為電影《阿拉丁》作詞的詞作家Tim Rice與音樂才子艾爾頓·強(Elton John)一起替《獅子王》寫了五首原創歌曲,包括〈Circle of Life〉、〈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Be Prepared〉、〈Hakuna Matata〉以及這首出現在辛巴與娜娜重逢的浪漫場景,縈繞在觀眾心頭與耳畔而久久無法散去的〈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除了這幾首經典歌曲,以及這幾部有著不可撼動地位的神作之外,1994 年能夠羅列出來的著名電影歌曲及電影還有一大串。像是《罪惡邊緣》(Above the Rim)當中由黑人饒舌歌手 Warren G 與 Nate Dogg 演唱,並獲 MTV 最佳電影歌曲提名的〈Regulate〉、班‧史提勒(Ben Stiller)自導自演處女作 《四個畢業生》(Reality Bites),在超市裡那首由加州搖滾樂團The Knack演唱的〈My Sharona〉(原本昆汀打算要放在《黑色追緝令》中,但是被搶先了一步)、還有被眾多 Cult 片迷膜拜,由 16mm 黑白膠片拍攝僅耗時 21 天的《瘋狂店員》(Clerks)中 Alice In Chains 的〈Got Me Wrong〉…等等。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lPyJdXKIY[/youtub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3CnUstGBs[/youtub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x7QdT8EZA&list=PL8mYRvfcCOtk8w4TzOBR-7HfRJMG-von6&index=3[/youtube]
當然,不可以漏掉由美國兩大電影鬼才——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執導、昆汀・塔倫提諾編劇的暴力美學作品《閃靈殺手》(Natural Born Killers),以及李小龍之子李國豪生涯中的最後一作品(他在拍攝期間意外離世),被奉為邪典電影代表的超自然動作片《龍族戰神》(The Crow) 。前者選用了搖滾詩人 Leonard Cohen 的〈The Future〉,其中 Cohen 沉吟的那句 ” I’ve seen the future, baby: it is murder… ” 完全切合了電影主旨;後者則有頹廢華麗的搖滾經典樂團 The Cure 量身打造的〈Burn〉,讓人墜入內心的黑暗淵藪,耽溺於自厭與厭世。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3ft5Drv2Bw[/youtub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r5WdrEvGI[/youtube]
聽到這裡,如果你以為 1994 年就到此結束,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待)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