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剪紙的藝術,我腦中出現的是東方的剪紙窗花與西方野獸派畫家馬諦斯的作品。
剪紙藝術最早的起源是來自於中國,又稱「刻紙」;一開始它主要的用途是為了喪葬、祭祀或是節慶時作為窗花等裝飾用品,而非作為一般的藝術作品,一直到了南宋時,民間開始出現專業的剪紙人,剪紙才成為一種較普遍的民間藝術。
作品的形式就如同它的別稱,中國的剪紙是一種簍空的藝術,在視覺上會給人一種透空的感覺;以紙為加工的對象,用剪刀或是小刀作為創作的工具。
這就是與馬諦斯的剪紙作品最不同的地方:一為單一張紙上的創作,另一種則是用疊圖、剪貼的方式呈現。
20 世紀野獸派代表人物 ─ 馬諦斯在他七十二歲高齡時因癌症開刀,從此必須坐在輪椅上,不方便油畫創作,因此轉而發展剪紙拼貼的藝術,也將藝術生涯推向另一高峰。他晚年所創作的「爵士」系列剪貼畫是最為世人知曉的,他一邊聆聽爵士樂,一邊進行剪紙的創作,因而,這些畫面不只反映他早年野獸派時期的色彩革命 ─ 利用線條簡潔的剪紙,呈現對比原色的視覺效果,也充滿了音樂性;也可以說他「爵士」系列的剪貼畫,無論大人、小孩,看了都可以感覺到愉悅。
一旦我們還原視覺原始的簡單性,美就會自然浮現,馬諦斯的畫就是這樣。
像下面這幅「爵士」系列的「依卡」,其實他指的是希臘神話中的伊卡洛斯。
依卡洛斯的故事是這樣的:
希臘建築師兼發明家代達羅斯 (Daedalus) 替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 (Minos) 建造一座路線設計非常巧妙的迷宮,用來關住米諾斯那個牛頭人身的兒子彌諾陶洛斯 (Minotaur)。但國王擔心迷宮的秘密走漏,於是下令將代達羅斯和他的兒子伊卡洛斯 (Icarus) 一同關進那座迷宮裡高高的塔樓,以防犯他們逃脫。
為了逃出,代達羅斯設計了飛行翼。然而,飛行翼是以蠟結合鳥羽製成,不能耐高熱,代達羅斯告誡兒子:「飛行高度過低,蠟翼會因霧氣潮溼而使飛行速度受阻;而飛行高度過高,則會因強烈陽光照射的高熱而灼燒,造成蠟翼融化。」
他們父子從島上的石塔展翅飛翔逃出,年輕的伊卡洛斯因初次飛行所帶來的喜悅感受,他越飛越高,因太接近太陽而使蠟翼融化,最終導致墜海身亡。父親代達羅斯目睹此景,悲傷的飛回家鄉,並將自己身上的那對蠟翼懸掛在奧林帕斯山的阿波羅神殿 (Temple of Apollo) 裡,從此不再想飛翔。
馬諦斯像是親眼見到了伊卡洛斯的殞落
陽光燦照,
不會不照見白淨的雙腿沒入碧湛的海波;
那豪華優雅的海舟必然看見一幕奇景,
一童子自天而降。 ─ 節錄《Musee des Beaux Arts / W.H. Auden》
畫中的伊卡像是漂浮在遼闊的宇宙或海洋,陷入無重力狀態,存在最原始的型態中;身邊看著他殞落的星火,與表示他還存在著的那一點紅,這應該也可說是馬諦斯晚年精神面向的反射吧。
這是「如何表現」的問題,而不是「表現什麼」的問題。它已脫離模仿自然,注重主觀的情感而忽視客觀的形體,以發揮畫者的創造力。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心中,會將 Q-TA 分類在野獸派的拼貼藝術中。
日籍藝術家 Q-TA 擅長擷取生活中的基本元素,打散後並重組後創造出遊移於現實和幻想之間的模糊交接。
近年他獨有的創作風格也逐漸介入日本的服裝產業及音樂創作,為其注入一股超脫於傳統流行的全新元素。拼貼的創作方式為他獨有的幻想世界開創了一個沒有界線的發揮空間,許多日常熟悉的元素一但進入的 Q-TA 的拼貼世界,就猶如被賦予的不同的面貌,以一種超現實的狀態呈現。
他是我一直很喜歡的拼貼藝術家,他的作品中總是淡淡地吐露出一種陰鬱的黑暗的部分,由不同圖片而來的部分,就像人們的情感與情緒;每個人都是由瑣碎而零散的片段所組成,每一階段的人生、每一小時的情緒成就不同的我們。
然而整體卻又並非只是個個組成部分的相加,整體具有各個部分所沒有的特性,所以當你在欣賞 Q-TA 的作品時,看到的將不只有一件作品。
最近 Q-TA 才出了他最新的 art book。
10 月時曾在台北光點生活有一個小小的 pop up shop;或許 12 月底的時候在華山會有更豐富的展覽跟商品,到時候會在介紹給大家喔~
Cabbage Girl 在這裡沉默,卻像以一種詭侷的氣勢等著誰?
キャベツちゃんは 誰が待っていますか?
雖然這只是個小小的壁爐展,但有機會的話,真的很值得大家去現場看看屬於 Q-TA 的魅力喔!
參考資料:
中國剪紙
光點生活
Q-TA FB、粉絲團
Q-TA offial websit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