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距離底片的消亡又更接近一點,但還不太遲。
從2007年接觸攝影以來,從數位傻瓜相機到類單眼,再開始玩底片玩具相機,再接觸RF隨身機到底片單眼,最後也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數位單眼相機。我玩相機五年多以來的歷程不算曲折也不能說平直,在器材的使用上相對樸實但也是很用心在挑剔、選擇。
從傻瓜相機到單眼這條路,存了很多錢,累積了很多知識,在摸索中逐漸掌握自己的鏡中視界。但是數位相機的變化太快,而我們享受單純攝影的過程則顯得太倉促了。雖然我不是很快便能擁有單眼相機去挑戰新的攝影領域的那種人,但我也很慶幸在能夠買單眼以前,能先有這樣一段使用底片攝影的經驗。
在先前的文章中「東方之萊卡」介紹過的相機Canon QL17 GIII就是我在玩底片時候的主力相機。開始接觸底片攝影,與台灣當時正逐漸流行起來的LOMO風氣有關。大約在2009時候開始了解LOMO風格攝影與相關的玩具相機。當時使用的相機是Vivitar 22mm wide angle,是台塑膠製的廉價玩具相機,光圈和快門固定在f/16與1/125秒,最吸引人的特色是22mm的廣角視野與塑膠鏡片下的模糊成像。當時另外搭配了一個迷你魚眼鏡頭,可以營造出類似魚眼的扭曲效果。
對於還沒有接觸單眼強大的成像品質的人來說,玩具底片相機能夠帶給你跳脫出普通數位相機的視野與色彩。不管你是慎重其事的精神去拍照或者效法LOMO攝影精神玩耍的態度去輕鬆面對,玩具底片相機有趣的地方在於我們能掌控的部分就僅限於構圖與快門時機而已。攝影被侷限為很單純的一件「按下快門」的事情。
很多時候,事情被單純化後,更能找到你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的原因。
2010年以後,我就很少再使用數位相機拍照了。儘管數位相機帶來許多方便與強悍的功能,在應付活動拍攝與紀錄時相當好用,但攝影這件事情一旦被任務與責任複雜化之後,就喪失了一些最原始的動力。
作為類單眼到單眼之間偌大鴻溝的過渡,我在二手市場買了Canon QL17 GIII,一台堅固耐用的隨身RF相機。金屬打造的機身與全機械的構造使其不用電池也能全手動操作(詳細介紹就請看前面的文章)。基於底片相機的片幅特性,搭配優異的大光圈鏡頭,這台相機已可以呈現許多人購買單眼所追求的淺景深效果,搭配底片特有的調性,一台骨董相機仍遠勝過數位時代的傻瓜、類單眼相機。
回顧早期的照片,使用數位相機拍攝時總會出現亂槍打鳥以及不知所云的情況。數位成像的方便性將攝影的行為簡化成簡簡單單的一次次「嘗試快門」。每一次快門顯得無謂與沒有風險與成本,造就出無數浮濫與失意的照片。
而使用底片攝影有什麼好處呢?
先不論前面提及的LOMO式充滿玩耍與機率的攝影風格,使用底片攝影的我們至少要理解幾個基礎的攝影原理,也就是曝光三要素的光圈、快門與感光度數。了解攝影的曝光過程,才能掌握自己的照片結果。
還要理解對焦的過程與構圖的方式。不同於傻瓜相機和類單眼幾乎不需要對焦的情況(片幅太小),底片攝影基於搭配的鏡頭不同,由於底片本身的片幅夠大,所以沒有辦法清楚對焦的話,畫面便失去重心,極易產生失焦、對錯焦點的情況發生。
儘管這些都可以透過數位相機一再讓你嘗試失敗的方便性克服,但底片攝影能夠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每張照片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瞬間。數位相機廉價的連拍功能也許能夠趨近於拍攝一系列相似的照片,捕捉其中一個我們需要的片段。但底片攝影緩慢、專注、強調關鍵一瞬間的態度,更能幫助我們透過鏡頭去理解這個世界。
試著用底片拍照吧!除了不同底片所擁有不同的、特殊而迷人的色調之外,真正吸引人的正是每一次快門、每一次過片之間,我們既不能立刻查看照片的成果,也無法肯定是不是成功的拍攝,在誠惶誠恐的緊張之間,事實上我們更貼近攝影這一個行為本身。
更多時候,我們攝影並不是為了那一張照片,而只是讓我們有仔細觀察、玩味、欣賞這個世界的理由。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