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網花源自日本,花瓣上的絲網鬆緊影響其顏色的深淺與濃淡。根據此觀察深入研究可能性,以相同單位面積的彈性布面測試不同控制方式來製造出疏密效果,再將面積加大,設計面上紋樣,找出關於彈性布面的有趣控制點並歸納結果。以縫線控制疏密並以黃銅零件作為裝飾,將效果塑造於屏風,呈現半透光疏密感。
絲網工藝實驗所的由來
絲網工藝實驗所致力於研究彈性布料的控制、特性與變化可能性,最初的核心概念來自觀察,發現傳統絲網花的花瓣顏色變化與絲網的密度相關,於是開始思考彈性質料的更多可能性。透過製作布料變化的研究實驗,找出彈性布料變形、疏密、透光的可能性,最後歸納出實驗紀錄與結果並運用。
甚麼是絲網花?
絲網花, 最早起源於日本, 是從前傳統的手工藝品與裝飾品。製作絲網花的基本材料是絲網(襪)與鐵絲,以鐵絲控制花瓣形狀、大小,絲網的鬆緊則控制著花瓣上的顏色。由絲網包覆鐵絲骨架的花瓣具有高透明度,並且在花瓣根部、絲網較密之處會產生較深的色彩, 這是因為絲網的疏密不同而產生顏色深淺變化的緣故。
從以上可以觀察到絲網花面上的絲網鬆緊疏密能影響其顏色並且產生變化,於是開始深入研究其可能性, 找出關於彈性布面的有趣控制點。
必須打破原本的材料限制
由於絲網花使用的材料是絲襪,首先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打破絲襪這個材料的筒狀限制?」絲襪的筒狀針織製作過程使得絲襪在側邊沒有任何接縫,可說是種完美收邊。問題來了,絲襪是目前受力後產生疏密、顏色變化最明顯的材料,但卻沒有足夠的面積大小被應用。即使將絲襪剪開,仍然無法得到大面積的布料面足夠被使用,問題還是沒有被解決。唯一的方法只剩下:「找尋替代材料」。
尋找適合的替代材料很重要,每一種材料有不同的特性與限制,要試著去解構材料在物件中的角色,比如:「絲網花是先以鐵絲彎出花瓣的外框形狀(控制外型),再套上絲襪(彈性材料),成為一片花瓣(具有視覺張力)。」以這樣的簡單構成方式來說,應該重新去思考的是:新的控制方式可能會是甚麼?甚麼樣的替代材料可以和絲襪有差不多或甚至是更佳的疏密變化效果?甚麼樣的結構方法可以順利地使這些替代材料被好好控制?
研究的技巧是規格化的實驗與結果歸納
研究過程中除了清楚知道材料特性與如何控制效果以外,歸納結果與紀錄也是重要的一環。好的規劃會讓整個研究流程順暢並且有規則可循,甚至可以直接推測出下一個研究的結果。規格化的實驗與結果的歸納很重要。
將材料研究過程做好規劃
先回到剛剛提及的材料選用問題。首先在布料的替代上,使用了萊卡布,也就是一般常常看到用來製作泳衣的材質。它的伸縮能力佳,用力拉扯時會產生疏密與部分透光效果。萊卡布的使用可以直接打破絲襪的筒狀以及對於大面積的限制。
接下來要設計的,就是具有統一規格的材料研究系統。將萊卡布以10X10(公分)作為一個基本單位,用方形外框將布繃起來,再以圖釘、縫線、鐵線、金屬夾等輔助工具,製作出拉扯、皺紋、疏密效果等控制方法,這是研究中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將單位規格放大至20X30(公分),並使用第一步中的研究結果,在放大的面積上排列效果,在面積上設計製作出紋樣,產生連續的變化。整個研究過程必須做出完整的結果記錄,如布面凹凸、纖維走向、拉扯程度、皺紋或布面旋轉方式等,如同紀錄一個科學實驗結果。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會漸漸能夠從實驗結果中得出規律,並且可以分析是甚麼樣的構成方式使得布面產生相對應的結果。最後這個屏風面上的紋樣,是以最能有效控制布面疏密方法的縫線方式,在布面上先縫出整齊排列、十字交錯的布面拉伸方向,使布面先呈現十字狀的疏密效果。最後由黃銅板切出的金屬零件,折成立體後控制並裝飾屏風上的凹凸深淺效果。
利用材料研究結果,可以產生無限種紋樣排列方式,透過對於布面控制的觀察與解析,可以發現新的控制方法與不同面向的特別效果,不僅限於疏密,過程中也歸納出了許多皺紋、布面旋轉等應用方式。我認為設計從觀察開始,不論是剛開始對於絲網花瓣的觀察、對於研究結果的觀察、效果的控制解析,都是透過觀察而完成。觀察、解析與歸納對於材料的研究應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巧。
Instagram: mesh_lab_official
Behance: https://www.behance.net/sallychao
Medium 文章: https://reurl.cc/z8qd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