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December 26
Life
Design
Art
Creation
Life
Design
Art
Creation
_____ 2 2 Design exhibition
後浦打花草
銘傳大學 / 商業設計學系
王丞瀞、蔡惠雯、黃微雅、郭芯慈
1,562
0
插畫、繪畫
視覺傳達
金門鄭元和打花草是每年迎城隍的民間戲曲,本設計案從角色人物刻劃到文本敘事,以簡單線條和單純色彩呈現戲曲表演細節之美,運用手翻書和圖文書設計,期盼喚醒人們的正視。
後浦打花草
「一個陣頭,一段金門故事。」
「打花草」是位於金門縣後浦小鎮上的傳統陣頭,這陣頭中最具特色的是化丑角妝打赤膊的男生,又因為是小朋友演出,特色格外鮮明。我們以紀錄並且傳承打花草的文化為主要目的,並使用「後浦」這個傳統地方名稱為主題命名。積極與陣頭師傅及妝容老師溝通、採訪,搜集陣頭相關的各類文獻,並以設計手段為「李娃傳」傳說故事中的角色與打花草陣頭演繹動作「打七響」加以整合。並在過程中探索文化傳承意義,保有傳統技藝又能符合現代社會的可行方式。
傳統文化陣頭流失除了是地方上的議題,也是人民必須共同正視的。打花草這個陣頭目前只有在金門最大祭典迎城隍時會出現,除在地老一輩居民知道外並沒有經過設計讓更多人認識。近幾年陣頭師傅們相繼去世,參與陣頭孩子一代接著一代輪替長大後,因各種不同的原因離開,也因興趣不同,傳承意願低迷,即將面臨失傳危機的打花草在網路上查到的相關資料也是零零散散,我們除了將其整合,更期望能透過設計的力量實際上幫助陣頭進行改造創新,能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的打花草陣頭。當然,同時也是身為陣頭第三代的我們,傳承文化固然重要,可我們也必須得去思考為何世人需要認識這個陣頭呢?如果傳統文化之所以面臨失傳危機最大的原因是沒有與時俱進,那麼這樣便代表他沒有被保存的價值嗎?當我們意識到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性時,去年十月底,陣頭中負責靈魂妝容的馬根壽師傅離開人世,而目前熟知打花草一切文化的人僅剩下高齡八十歲的楊耀芸師傅,楊師傅也是閩劇研究社中的最後一位成員。我們除了紀錄打花草的變革並且必須在有限時間內盡全力保存打花草一切文化。
「打花草」是我們這群在廟裡長大的孩子共同的信仰與回憶,我們參與、成長、各奔東西。儘管我們和這個陣頭如此親密,卻不明白他從何而來,爲何而來。關於這個地方文化的相關知識幾乎都是老一輩的師傅們口耳相傳流傳至今的,甚至現今陣頭中的學子已不明白動作與形式其中的典故。於是我們決定著手搜集文學史料,從唐代的「李娃傳」至現今網路部落客的文章,一點一滴抽絲剝繭,在其中尋找任何有關這個陣頭文化的蛛絲馬跡, 同時也加緊腳步,一再訪問打花草陣頭的師傅,將其紀錄下來的內容與文字以書的方式詳實記載,同時我們以陣頭中師傅的外型做為參考繪製主角「鄭元和」的模樣,並使用最具特色的「丑角」臉譜為主做為主視覺設計,因師傅以毛筆作為每次出陣時的化妝工具,我們也採用毛筆鋒的流線感設計文字,除了與概念相呼應外,更希望藉此展現表演者演出「觸碰貢球」此動作時,明顯力道的大小力之分需求的特性。然而,我們根據「李娃傳」中的人物特性,重新規劃除主人翁「鄭元和」、「李亞仙」外等相關人物的人設,例如史料中提及的李亞仙的貼身丫環「銀箏」以及在陣頭中所扮演的毬女卻未明確定位人設等演員,為她們量身訂做相關特性及專長,並注入真實人物故事的元素至其中相關角色,以角色的身世作為隱喻的方式傳達陣頭正面臨失傳危機,全部共八位角色。
除了主要記載的書籍外,我們使用能清楚呈現陣頭人員演繹動作細節的Flip Book作為載體,分解各角色的舞蹈動作,融合角色的個性定調配置於九宮格內,以全體演出的樣貌為中心,外圍分別是八個角色的特定動作,全程以36秒輪播的方式呈現。此外我們更將此製作成掌上型手翻書商品,一個人物一冊,一套九本,小巧的口袋書大小設計讓人隨身帶著走。
以下週邊商品: 1. 懶人包 除了金門老一輩民眾外,認識打花草陣頭的人們近乎於零,第一次接觸的人理解這樣的文化需要長時間消化,於是我們設計了現今網路社會流行的懶人包,以簡潔的文字與圖案快速介紹:後浦是什麼?打花草又為何呢?等常問問題。 2. 小方巾 每年迎城隍出陣時,炎炎夏日,踩陣隊伍中的人們最需要的除了水之外就是擦汗的工具了,然而每年的毛巾或是手帕上僅僅印有該宮廟的文字,並無加以設計,於是我們整合打花草陣頭中丑角身上歷年的肚裝,將其列為圖案,製作出一款屬於我們自己陣頭出陣時使用的用具 3. 折扇 每年踩街隊伍熱氣籠罩其中,冰水毛巾外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扇子,我們將打花草的人物融合摺扇的特性,使用者在開扇子的時候可以看到陣頭中的人一個一個跑出來,彷彿能看見正在隊伍中前行的樣子,增添許多趣味。
我們其中一個組員的外公:「馬根壽」師傅,他是這個陣頭最主要的靈魂人物。前些年馬阿公重病、開刀,身體不如從前,那時候這個陣頭好像也隨著他身體每況愈下,然而,當我們的畢業製作進行到初審前夕,馬阿公安詳的離世了,許多妝容等創作意義與由來已無從得知,只能不斷詢問曾經參與陣頭的表演者們甚至是身邊親友,一點一滴拼湊。今年寒假我們前往金門採訪最後一位陣頭師傅:「楊耀芸」爺爺,他感嘆若是馬阿公以及大家都還在世,就能一起講過去那個「閩劇研究社」的故事給我們聽。經採訪得知,原來馬阿公和楊爺爺在十八歲時因興趣一拍即合,往後一甲子的日子裡他們成為彼此最重要的羈絆,而經營打花草陣頭對他們來說,除了一輩子的責任更是溶於血液裡的文化,他們對於文化的熱愛影響了周遭的後輩們,雖然沒有親身參與,但那顆對深愛自己家鄉文化的心,深深感動採訪現場的我們。儘管馬阿公的離世使紀錄打花草這件事變得更加艱辛,卻也讓我們更加堅定,將這份使命完成。
我們都知道,文化消失的背後蘊藏許多原因,可能是因為偏鄉導致人口外流或是因為舊式方法已讓在地年輕人排斥。早期農業社會中的地方廟宇往往扮演社區凝聚核心的角色,隨著時代改變、傳統文化流失,這也等於抽離了鄉村居民間群聚聯繫的一環。我們希望能從這個陣頭「即將消失」去下手,進一步引導觀者藉由打花草一案探究其他傳統文化消失的原因。
Artwork Link
IG
Share
插畫、繪畫
視覺傳達
Designer
銘傳大學 / 商業設計學系
王丞瀞
蔡惠雯
黃微雅
郭芯慈
繼續逛展
潛行|異性恐懼症
林妍汝 | Sammi Lin
9,045
聚醮效應 Taiwan Taoism Carnival
孫文慧 、許芯祐 、林芳儀、楊巧暄
5,563
伴桌體-台灣文化字型設計
李佳翰、林子翔、王靖、于薇、吳雙蓮、黃婷
5,494
夏末萱言
黃亞庭、李汶芳、高慎妤、詹閔筑
5,054
老子說
李國屹、湯劭崴、陳銘桓
4,672
田中未來學
嚴子崴 、李栢勳、陳凱育、李宥融、翁雅筠
4,297
LOVEZZO COFFEE
Hinni Wu
4,195
夏一夜
黃鈺、李巧諠、林羿誠、陳建樺、王崇閔、黃可瑜
4,082
水造佛經
楊順志
3,833
糖控控糖
周蓉蓉、吳心宇、蔡佳蘋、王曉萱、陳穎萱
3,774
吉整室-吉祥物生成器
王怡、吳家如、劉芳瑜、柯旭融
3,201
心繫話 OOOOOO Studio
蘇亭瑀 Ting-Yu,Su 、陳奕潔 Yi-Chieh,Chen 、張庭語 Ting-Yu,Chang 、李泓毅 Hung-Yi,Lee
3,079
「喜歡P!SCO是一件很COOL的事!」✹ P!SCO10周年祭特別企劃 ✹
張宇宏、李芝穎、程于柔、董立渟、葉庭聿、蕭庭妤、陳俞潔
2,967
藻嶼 Taiwan Seaweed
許書綺、徐啟嫚、李欣諭、林佳均
2,954
青年自造: 臺灣青年政策推廣設計
呂旻佳、李柔穎、林美綺、林韋彤 、簡湘芸、羅心
2,835
±n°C 災難巧克力
曾雅螢、潘郁庭、林子檸
2,708
溪溪里生態字型實驗所 SHISHI-VIL. LAB
江皓暘 YANG CREATIVE DIRECTOR (照片置右)、羅若瑜 RUO COPYEDIT PLANNER (照片置中)、陳鈺傑 JIE VISUAL DESIGN (照片置左)
2,680
思路之旅:一款活化思考的桌遊
陳品安
2,639
13浪
林伯瑾、高于雯、吳宛娟、陳孟婕、王昱翔、李育綺
2,614
Sexercise 性運
方璽瑋、廖柏宇、葉馥榕、連翊如、彭念瑜
2,600
壽塔美學 Tribute to the gods
吳國榮、陳力緯、洪嘉良
2,501
瘋台祭Taiwanese Festival
林子祐、蕭舜文、黃靖雯、李謹安
2,468
字遊結社
邱瑞玲、趙若綺、蔡怡萱、詹晴茹、洪金如
2,417
崑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第 24 屆 | #這會 | 畢 業 展
黃沛晴、潘俊弘、徐禹萱、邱靖揚、葉寧、賴玥穎、黃珉柔、黃子軒
2,408
祈願金紙行 Resolution Joss Paper Shop
蔣澍儀、李欣怡、趙靖榆
2,349
Power of Art 藝治力|視覺障礙者藝術治療企劃
楊媛甯、劉家均、陳敍文、楊采芸、李亭諭
2,206
尋緒 Look for mood – 情緒探索桌遊
劉紫渝
2,134
深夜節幕 Late Night Show
張詠淇、周雨柔、曾梓庭
2,121
得了紅點怎麼辦?
魏詩芸、張芷昕、程琦婷、林容渝、鄭喻云、鄭弘奇
2,088
【戰存記憶 Feelings of Warfare】
王崇恩
2,048
LOGIN
記住我
or Login with
SIGN UP
or Login with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