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無論任何世代之間必然依存著關係,我們探討著年輕世代與年長世代之間的情誼與日常相處;
小時候,無論何時都與長輩相處在一起,便也不覺有無奇異之處,但長大、出社會後,與家人之間的關聯漸漸地少了,
關心寒暄問暖晚安…等看似簡單且在平常不過的對話,是否也慢慢地減少了?
「彼日」意指「那一天」,發音於台語,曾幾何時都說好要一起做什麼的約定,在長大後是否就因忙碌而漸漸忽略了?
相隔兩地的家人,相處時間少,能互相傾訴之時也日益漸減,有時想說的話,卻沒說出口,是否就成為一種遺憾?
所以,增進彼此的聯繫、添加雙方的回憶、尋找共同的時間,是我們想做到的。
說說回憶,是什麼?
生活中日常的小事,亦為人生之大事,
所謂家的意義,是讓人放鬆的地方,在外奔波後的歸處。
家人在一起相處,總有處處不同的生活細節互相糾葛,
原本看似不相關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便會發現新的意念。
隨著時間的演變及社會結構逐漸的演變,
使家的意象時而讓人感到模糊,以致忽略了家的本質裡儲藏著一份平凡,
其訴說的只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從小到大生活在家中,便習慣了家人的互相陪伴與爭吵所擁有的日常,
只是一旦出社會後,與家裡的接觸漸漸地少了,
那家人間感情的維持怎麼去平衡?亦或是如何在這過程中能提升彼此的關係?
於是我們設想在外頭工作的上班族,該如何增進與長輩之間的情感?透過手機或許很方便,不過有時這也許成為一個負擔,例如上班回家累了,母親卻突然打來關心近況如何,一次兩次或許無妨,但時間一久可能便會感到疲憊,讓雙方都感到困擾。
我們所思考到的解決方案為:從日常的行為裡發現可以互相關心又不會造成彼此負擔的習慣,類似大家朝起盥洗一般,我們發現到的是,小時候在家裡每天都會撕日曆看當日的相關資訊,因此我們從這行為出發,衍生出以時間為主軸,貫穿過去、現在、未來,三條時間線的產品概念。
謂過去,便是回歸到”回憶“裡的共同相處時光,
以投影的呈現放映著彼此的過去,當然今日的照片到了明日便是過去,可以慢慢累積;
謂現在,則是與彼此分享當日所發生的種種,
可使用底下的拉環進行拍照或錄音,將當下的心情傳送給對方,當然,也可使用藍牙遠端傳送照片;
謂未來,將是探討彼此可以一起進行的活動或互動,
透過未來互相有閒餘的時間空出來,一起規劃出遊或聚餐等等。
試想著下班回家後,只想好好在椅子或沙發上休息片刻,這時意外發現“彼日”傳來了訊息,走上前去拉了下拉環,便投影出了父母那端所捎來的影音,當下的心情不謂而知。
若說家,是個在外奔波後能依循歸處的落腳地,更像是能讓人放鬆的地方;
那家人,則是能述說與包容自己種種的最親近的人,彼此擁有著共同記憶,以及無可切割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