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為「用身體說話的自由人」的現代舞蹈家安銀美(Eun-Me Ahn)於 2018 年六月推出了新作《南韓跳,北韓舞》(North Korea Dance),去年四月南北韓高峰會剛結束的和平氛圍,可說是在絕佳時機登場。
安銀美過往曾數度與非符合一般舞者形象的素人合作,例如老奶奶、視覺障礙者、侏儒症患者等等。問起選擇他們作為表演者的初衷,安銀美曾說道:「我是藝術家,是住在這個大環境的一份子。對於環境某些部份我喜歡,有些則看不慣。人類是社會動物,社會是由人類及其行為組成。而美學是關鍵,但不是結論——美學為真實帶來不同的視角,使人們進行思考並交流彼此想法。為了互相溝通、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處理社會議題不失為一種方式,來帶出某些人們可以參與其中的事。」
脫離恐北症,研磨出全新舞作
韓國現代藝術史上有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崔承喜(Seung-Hee Choi),出生於日本殖民時期,1920 年代加入了日本的舞蹈團,在韓半島分裂前的 1930 年代,將韓國傳統舞蹈與日本的西洋舞蹈巧妙融合,成為第一位揚名國際的韓國舞蹈家。崔承喜影響了韓半島的舞蹈發展,某方面來看,她可說是韓國現代舞之母。安銀美先提到崔承喜,接著說:「南北韓關係已緊繃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最近才比較緩和。小時候總被教導,北邊是敵人、從北邊來的都很可怕,我們沒有任何管道能了解北方發生什麼事。『北』如同某種禁忌。不過我一直都很好奇北韓人跳什麼樣的舞?說到底南北韓本是同根生。現在兩國情勢改善了,有人開始談論統一的可能性。一介舞者很難對統一之事置喙,可我相信藝術家扮演了個重要角色,那就是令人們的心態更穩健、讓南北更了解彼此。舞蹈是很棒的媒介,是一種共通語言,用肢體動作創造溝通橋樑,遠勝過文字。藉由這部作品,我希望南與北都能從舞蹈中認識自己。」
分裂近七十年,藝術教育南轅北轍
南北韓同源同種,但六十五年來處於相異的政治體系,三十八度線兩邊的文化自然因此朝不同方向演化。安銀美表示,就她所知,在北韓若要成為藝術家,須從幼年就進入專門學校接受高強度的課程。舞蹈領域尤其聚焦在肢體和日夜反覆的訓練,以臻完美境界——只有能完美的人才有資格成為藝術家。在南韓則有各種學習管道及更多元的藝術教育系統。
安銀美自我評價《南韓跳,北韓舞》
雖說北韓取得資訊極為不容易,網路倒是帶來了劇烈的變化。安銀美僅是在YouTube 輸入「北韓舞蹈」就出現不少搜尋結果。她影片一支看過一支,類型一種看過一種,從1950年代盛行的政治宣傳芭蕾舞劇到近期作品——文本不再任重道遠,形式也因轉為傳統舞或民俗舞而輕盈許多。她挑出約十支影片作為舞者的參考文本。安明白北韓的政治宣傳舞劇與南韓作風迥異,也並不打算複製北韓舞作,因為再怎麼模仿都不會跟原本的一樣。
安從別的方向著手。她揀選出南北雙方有相似點的舞蹈類型,南韓舞者可從中找到熟悉的成份,這同時給了她再詮釋的空間,在其中注入個人觀點。從這座文本庫出發,安銀美協同眾舞者重新編製舞步,試著熟習北方特質、理解動作的意義,再使其脫胎為屬於自己的舞作。舞團也跟一名曾在北韓受過舞蹈訓練的脫北者合作,作為打造細節的依憑。
以此為據來延展,將其轉化為適合該團舞者肢體的作品。北韓舞的動作經常是不自然的,能運動到少用的肌肉群。舞者吸收了這種舞蹈語言,從與自己的衝突中迸發出相當有意思的能量,這是起初她沒有料想到的。《南韓跳,北韓舞》並非關於模仿或重製前人的編創,這些北韓舞式提供了藝術表演者一片視野的基礎,去觀看異於南方的舞蹈。
「這個『異』離我們並不遙遠。」安銀美強調。
這支舞作對韓半島文化交流的實質影響或許不大
安銀美數度提及舞蹈是文化交流的絕佳途徑,因不需語言來中介。「人嘛,其實被造得相似——有一顆頭顱、一個軀幹,雙臂和雙腿。一旦身體有所動作,定能產生連結。我想《南韓跳,北韓舞》應是第一齣在韓國如此直接觸及南北議題的舞作,接受度也不錯。」然而外交情勢依舊複雜,她認為遠超過自身能力所及,不敢說這部作品對兩韓的文化交流政策能有多大影響,情勢亦無太大變化。「但藝術可以潛移默化人的心思,能加深些南北之間的理解,對我來說已足夠。」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今年臺北藝術節的主題 I (do not) Belong to You 從各種層面與我密切相關。」安銀美第一句話即肯定表示。「首先,身為一個創作者,會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創作一部作品、將大量的自己投入。它屬於我,有點像我的孩子。不過,當我將它帶到眾人眼前,它就展開屬於自己的生命了。我們的創造物會因觀眾不同而產生變化,觀眾的生命經驗和背景可能與我的想法天差地別。從某方面來說,創作者必須理解到你的作品不是真的你的作品。」從另一角度看,她相信藝術是關於質問每個人的當下,並針對某個議題創造一種交流、一場對話。最要緊的仍是與他人分享思索,試著了解彼此觀點。
希望這部作品帶給觀眾向前一步的力量
無論紛爭、無論異同,朝對方往前一步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試著互相了解,什麼都不會發生。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