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愛畫畫的。
家裡有一張舊照片,不到 2 歲的我趴在公園地上畫圖;媽媽時常跟我說起當時的場景,我皺著眉很認真的看了看眼前的風景,再埋頭畫畫,畫出來就是一些凌亂的圓圈跟線條,但我總能說出「這個是媽咪、這個是爸比、這個是小狗。」不管問幾遍都不會答錯。
到現在,還有幾張塗鴉貼在阿嬤家的牆壁上;其餘的,被媽媽當作珍寶般收藏了起來。在大一某堂課程需要做一份關於繪畫發展的報告時,隨口問媽媽家裡還有沒有我小時候畫的圖?她拿出了好幾本檔案夾,裡頭裝滿了我的畫作,從 2 歲到小學的都有。在家人這樣的支持下,我對畫圖的熱情從來不曾減弱。
直到上了高中,我終於得做個決定:「未來要不要靠畫圖吃飯?」
因為我的文史科很爛,高中唸的是自然組;又因為喜歡畫畫,以防會報考需要術科的科系,所以從高一開始到畫室學習,素描水彩、靜物、風景等等的。
那時的我還是有「唸純美術會餓死」的觀念,本來志願裡是完全沒有美術科系的,反而想考建築、工業設計之類。但在學校老師及畫室老師的鼓勵下,我的志願卡還是有一半填上了美術科系,並且在最後一刻決定就讀師大。
當時的想法是:反正大學唸的又不一定跟未來做的工作有關,那不如選個喜歡的唸吧。
上了大學,系上有一大半的同學是美術班畢業的,他們的技巧都很好,也都對自己的創作方向很清楚。而我,就像個什麼都不懂的鄉巴佬,連水彩紙要怎麼挑選都不知道。
大一的課程有很多基本功的練習,例如人體素描、靜物水彩、風景水彩、風景油畫等。很快的,我已經可以跟同學們一起討論要買什麼顏料、什麼筆,可以一起研究別人的畫作使用了哪些媒材及技巧。
到了大二,術科課還是在上素描、水彩、油畫,一樣是畫人體、靜物、風景;但我們也慢慢開始接觸當代藝術,我才發現現在的藝術領域之廣,光會畫圖是完全無法成為一名藝術家的。讓我最困惑的是,上一堂油畫課還教著古典的繪畫技法,下一堂的理論課又要求我們的作品得有當代的高度。
大三開始要做一些創作作品,但從高中以來致力訓練基本功的我,早就忘了畫圖的初衷,拿起筆面對空白的畫布,我的腦袋也是一片空白。我決定讓自己休息一陣子,不要想創作的事,先試著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於是我到學校附近的北師美術館當志工,為了解說展覽給觀眾聽,我必須搞懂每一件作品的故事背景,以前上課聽過但記不起來的那些理論,現在開始有了具體的模樣,這是我開始了解當代藝術的第一步。
在美術館磨練了一年,對現今的藝術環境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對藝術教育有更多想法;但對於找到自己的創作方向,時間還是少了一些。馬上就要開始做畢製了,我還是沒找到合適的題材。提案一次又一次被教授否定,不夠有特色、不夠有深度、不夠更當代有連結⋯⋯。研究所考試當然也是通通落榜,我就這麼踏出了校園,步入社會。
或許是身份的不同,當自己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那些以前要花好多時間搞懂的社會議題,變得很容易理解;當生活的體會越來越多,創作也不再那麼困難了。畫圖時不用再考慮合不合教授口味、有沒有機會得獎,我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媒材,作品就有了自己的風格。
比起標上價格掛在畫廊牆上等待藏家賞識,我更希望我的作品是平易近人的。每當有人說看完我畫的圖有什麼感受,我就會覺得這一切很值得,也會想繼續畫下去。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