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屋頂化作梯子,似乎為這家荷蘭建筑事務所的風格之一。而在繼 2006 年的 「藍精靈村庄」后,MVRDV 究竟又提出了那些原創屋頂之作呢?以他們近期完成的「梯子三部曲」作為《屋頂記 2.0》重啟的首波設計案例,最為恰當。
《屋頂記》中或許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全然被藍色包裹的屋頂住宅「Didden Village」。自此計劃以來,MVRDV 就沒有錯過任何一個為屋頂功能重新設想的機會:從鹿特丹市集住宅的藝術性,到韓國安陽的公園觀景塔——都無形中以不同的方式來詮釋屋頂的功能性。而適逢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的舉行,亦是時候重溫他們 3 年前為阿姆斯特丹搭建的 IJburg 網球俱樂部。
IJburg 位於阿姆斯特丹東部,住有 1.6 萬人口。而在這個擁有 10 個紅土球場和一家網球學校的俱樂部則需要全新的會所,並兼具活動中心的功能的建筑。所以 MVRDV 便將建筑的屋頂變作一個能容納200人的非正規觀眾坐席,讓不僅成為了球賽進行時的最佳看台,也在沒有球賽時,成為聚集的好地方——緣由,這家會所是一年 365 天向所有人開放且免費的。因此,鼓勵游人來放鬆,喝杯咖啡;周六時,會所甚至變成了一個餐廳。營業時間為 9 AM-11PM。
說到梯子,就不得不提起剛剛落幕,於鹿特丹中央車站前廣場前樹立起來的臨時大型梯子結構「The Stairs to Kriterion」。看起來絕對如笨豬跳般地刺激,其實 MVRDV 的設計初衷是在為了歡慶城市戰后重建 75 周年而需要能讓游客登高眺望的建筑或市政設施,他們所選擇的這一道階梯,讓游人可以一直步行 180 級至鹿特丹標志性歷史建筑 Groot Handelsgebouw 的屋頂(你看看,屋頂有多重要!), 登頂后則可以看到一個酒吧、臨時觀景台以及一個重建的 Kriterion 電影院,所以辛苦一點,心悸一點,也是值得的。
其實,MVRDV 最早期的梯子設計或許就是與 Richard Hutten 合作完成,於 2009 年為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搭建的講堂結構。名為「The Why Factory」,這個樓高三層的梯子,其實挑空的底部為會議室和講課室。學術研究的辦公空間位於第二層,頂層則是會議室。有別於外觀的明亮的橙色,室內則採用舒適的白色,講堂外的設施布置採用黑色。除了作為教室以及電影放映室,講堂也可以用來作為非正式的工作場所。當然,少不了的 WIFI 和插孔,讓學習的方式亦多元和靈活。
更多 MVRDV 資訊,可按此了解。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