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認為社交是件又累又麻煩的事嗎?光是每天出門通勤,也偶爾片刻讓人想躲進自己的小空間裡;也許你不是不懂得社交,只是比起承擔別人的情緒、迎合世界,一個人相處顯得更為快樂輕鬆!
繼《樹懶的逆襲》後,插畫家 Ton Mak 再次推出可愛烏龜續作《A Turtle’s Guide to Introversion》(縮頭龜的逆襲)以一隻社交疲乏的烏龜為主角,描述擁有內向性格的優點和痛苦,過程沒有催促、也沒有刻意強調獨處,只是一扇尋常的窗戶,讓我們藉由旁觀者的角度,從烏龜的生活認識內向者的世界,或許美妙、或許是被低估的長處,對應俏皮的插畫,帶你我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無論你是否內向者,任何想照顧好自己的人,都適合繼續往下讀!
文章為撰文者立場,非原著作家的理念,文章順序也不等於書籍順序。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討厭交際,是想追求有意義的互動。
強裝熱絡、勉強尬聊,是我們面對人群時,強迫自己戴上的面具。除此之外,我經常背負臉臭、害羞的罪名,然而我其實就像是敏感的驚弓之鳥,試圖避開一切讓自己焦慮的事物,也不想做無謂的解釋,盡可能選擇性沈默而已。
不是沒想法,只是慣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過去常犯說錯話的老毛病,加上不想隨意應付他人的心情,通常能不開口我就不開口。倒不是不敢說或者沒反應,只是更傾向在腦中與自我對話,一一觀察、思考、規劃,至少在傾聽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好。
有時候會不小心淹沒在自己的小宇宙。
不知道大家對於內心小劇場的看法是什麼?對我來說,當周遭環境變得不那麼友善時,那些小劇場就是我的避風港,讓我無懼無怕地沉浸在滿足,抵抗外在一切壓力;但凡與自己在一起,就能由衷感到踏實和安心。
習慣用自己的方法,不代表做錯什麼。
肚子餓的時候會記得吃飯,那腦容量爆炸時,豈能不好好整理對吧?不需要什麼全能大改造、或逼自己去處理崩潰的情緒,依循自己的步調看待混亂,認同這一切的發生,自會理出一些頭緒,並一點一滴靠進答案。
在我專屬的龜殼裡,我可是忙著呢。
我們都知道,時間和精力要留給對的人事物,我想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自己了吧?就像書中的小烏龜,能心無旁騖地專注生活、以自己的坦誠為傲,不想出現社交場合時就大方拒絕,不避勉強,甚至不必找藉口;身為一個宅宅,光是照顧好自己、保持快樂就忙不過來了呢。
真實的自己,其實渴望像烏龜一樣縮進殼裡,心安自在、不急不徐,不用想著要成為誰,自在做自己就可以了。
▍大人的療傷繪本;在複雜中找到平靜
☞ 《時間》究竟是不是解藥?需要透過很多次獨處才能知道。練習與焦慮共處,真正的自我和解
☞ 比起振作,我更需要接受現狀。繪本《I Used to Have a Plan》帶我從低潮中復原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