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個秋老虎發威的日子。地面上的水彷彿急著被陽光蒸發,使得那台載著我們幾人開往新竹的 6 人巴士,縱使冷氣開得再強依舊悶熱。 小睡一陣以後,我在刺眼的光線中醒來,發現車子正搖呀晃地駛進傍海而生的香山溼地。而等著我們的是一場感知潮水與土地之間的半日旅程 ── 2021 年香山溼地藝術季。
以「海有來過 The sea has been ──」為展覽主題,2021 年香山溼地藝術季將海岸溼地作為策展基地,匯集場域精神並注入了藝術能量,使得我們能走進一看那在地綿長的歷史與文化。身為台北前來的旅人,對於當天的感受依舊歷歷在目,於是我寫下此文,期盼文字能將那日的艷陽與微風、藝術與文化送進你心中。
旅人計畫:風雨海
我們抵達香山溼地生態館,就被眼前剛好正值退潮的海水景觀,以及矗立在遠方的大型人像雕塑給迷住。大夥漫步在長長的賞蟹步道上,正當觀賞左右兩旁可見小巧的螃蟹在泥灘上橫行時,策展人 Ryan 便向我們分享道:「有大螯的螃蟹是橫著走,只有和尚蟹是直著走哦。」
步道的終點,是藝術家阿部乳坊【旅人系列】中的第四件雕塑作品 ──《旅人計畫:風雨海》。旅人之所以稱為旅人,我想是因為他有過歷史山城、踏遍江水、路過稻田或小島,在每一次的旅程裡乘著風與海,賦予了身為旅人的意義。如今,這位旅人來到了新竹香山。
阿部乳坊透過多元的選色、如溫度計的色彩漸層,來代表他對於台灣土地的熱情與厚愛,並同時用顏色與一大片藍的天空、大海進行對話;仔細端詳整座雕塑,會發現人像有著特殊的比例與構造,視覺畫面卻能夠取得平衡;看著旅人在此地感受風、流、浪,我彷彿也與大地合而為一。
見域工作室 × 王阿福
走進美山社區,隨即看見的就是滿牆面的攝影作品《過去蚵田裡 Into The Oyster Farm》。此系列由攝影師王阿福所創作,透過鏡頭記錄此社區的養蚵人家,從柏油路、沙灘、潮間帶,到各式交通工具移動、運送蚵的生活痕跡,都是一再地證明,土地之於人之間共生存的關係。
逐浪
「晚風輕拂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當我看見鹽水公園旁一片藍的籃球場,不經想起潘安邦輕快地唱著《外婆的澎湖灣》的敦厚歌聲。位於濱海旁的鹽水一帶,是其實是臺灣首項填海造陸的海埔新生地,若追溯歷史也可知道清末就曾有人以此聚落為生活中心,更證明了我踏的地方,海就在不遠處。
藝術家劉致宏便以濱海為圖像化發想,將一波波浪潮湧上岸際的漸層彩繪意象,連結球場上、公園裡的孩子們追逐跑跳,營造一處踏浪、逐浪與擁浪的場域;用海水的藍訴說時間的變遷,也溫柔地包覆所有過去與現在。
築巢計畫 IV 白鶺鴒
驅車一陣,我們來到南港賞鳥區。人行步道的右側有著如異國情調的沙漠風情,偶爾頭頂會有幾隻鳥隻飛越而過,兩旁矮小的樹叢以及迎面而來的海風,我在當下能感受到了生態的富饒,還有生命的盎然與姿態。
此地一年四季都有大量的鳥種出沒,而秋冬交接之時,更有數量可觀的雁鴨科鳥種經過。於此,藝術家范承宗向鳥兒學習牠們的築巢方式,並以人類的構築材料與技藝詮釋搭建了一座鳥巢裝置;透過如鳥在巢的視角與體感,提醒著人們對濕地生態保育的關注,並以巧奪天工的手藝,致敬存在牠們血液中、寫在土地裡、沒有教學天生就會的精采本能。
潮汐的網
大家都知道海水的進退依照月球、地球及太陽相對重力作用所引起,台灣的西部沿海因為地勢平坦,更可以觀看到面積相當大的海水漲退景觀,香山這塊土地亦是。
因為潮汐的變化,讓香山有時是海、是陸地,我們站在泥灘上望向藝術家王煜松手指的棧橋,才知曉原來海曾經可以到那裡。「這是一個潮汐捕捉計畫。」王煜松以定置漁網概念製成不同大小的圓球裝置,將其固定在地上,在每日的漲退之間球體會浮起、墜下,帶領我們去感受宇宙大地之間的神奇引力。
海浪的痕跡
接近傍晚時刻,我們抵達新竹香山天后宮前。廣場前座落著由黑生起司 HEY SHENG 設計團隊以「海浪的痕跡」為概念創作現地街道家具的裝置藝術,在介紹作品時,楊志偉指著接近最高點的地方說:「海以前會到防波堤的那裡。」甚至偶爾可能漲潮至宮門前。
《海浪的痕跡》以深藍、淺藍、白色三色,寫意大海隨風產生的波紋,交錯連綿成景;座腳造型則是注入潮間帶礁岩的形象,為引起民眾連結情感記憶之外,更可坐憩體驗爾時風情,感受香山微風中的海氣與蚵香。
回程的車上,我一直思考著為什麼策展團隊要用「海有來過」當作貫穿藝術季的主題。我打開手機一查,看見官網上打著:「濕地,是屬於長期或間歇地被水淹沒的土地。」後恍然大悟,藝術品們所在之處,都是海水來過又走過的地方。
我望向車窗外的西下夕陽,在心中向那片遼遠的濕地告別。海有來過,期待你有天前來,而我也會再來過。
INFO:《2021 香山濕地藝術季 – 海有來過》
日期|10.9 – 10.24
地點|新竹市香山區 – 賞蟹步道、美山社區、朝山舊海堤、香山天后宮、海山漁港、塩水公園籃球場、南港賞鳥區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策展單位|擷果創意 Harvest Ideation
藝術團隊|阿部乳坊、見域工作室、黑生起司、擷果創意、王煜松、劉致宏、范承宗(依作品順序排列)
展覽攝影|FIXER Photographic Studi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