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17.2021

你的字句在我耳裡,像是缺了一角 ── 繪本《左耳》的創作起源

Editor's Note
繪本《左耳》源自於創作者 Ann Chou 周育安的自身經歷,將曾經看過一部視障廣告後的深刻印象,化為她想成就此書的動力。究竟書的起源是如何呢?讓我們看下去吧。

我是 Ann Chou 周育安,是一名電腦繪圖創作者。平日多以《繪影評》為主題進行創作,擅長以圖像繪出電影心得及討論社會議題。

我常與粉絲在社群上利用電影故事與粉絲思辨問答,大家的決定都有各自的理由,我也會告訴粉絲其他人的想法,我們在過程中一起討論道德與人性,與快樂或遺憾的回憶,我們甚至可能推翻在上一個思辨問答時的立場。問答的答案沒有對或錯,因為我堅信「過程即是結果」,希望每個人都能更關注自己的內心。

當我們擁有時,很容易忘記有人少了。

繪本《左耳》源自於我自身的經歷。曾經有部視障廣告描述了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幫助視障者的情境,我一直印象深刻。

我是天生單耳聽障,已經是相對無障礙的身障者,但仍能在生活中感到不便,字句在我耳裡聽起來缺了一角,我常用「猜的」試圖融入群體,聽不清楚讓我在面對群體時感到孤立,我與繪本中的左耳同樣害怕被發現有身體殘缺。

這支廣告讓我開始反思並非世界不友善,只是對健全身體者來說,往往無法想像輕而易舉的行為可能是不方便的。但是障礙者真的「需要被幫助」嗎?其實我並不認為自己需要,而是想為自己與他人找到最舒服的相處方式,先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才有辦法表達,這是最該先問自己的問題,不僅僅是障礙者,這也會是每個人的人生課題。

了解自己的過程,是需要磨合的。

左耳最初獨自揣測,用自己的觀點想像他人,一直以為自己與一群右耳們一起生活。外界的聲音則是邊緣模糊了的右耳們,認為聽不清楚會造成右耳們的困擾。當右耳們主動提出可以幫忙時,左耳也只是被動的接受幫助。最後左耳花了一點時間,透過實際與右耳相處,慢慢開始有了點自己的個性,從右耳的影響中獨立出來,右耳也終於能得知左耳的想法。

我認為「自己」是與周遭磨合出的成果,並非屈就環境,而是透過與環境相處才知道自己喜歡與否的事物,我們可能會變得更柔軟與堅強,發現自己樂於分享或自私的地方,外界不會讓我們變得不是自己,每一刻我們都在形成新的自己。

了解並表達自我,是能替自己做更多選擇的開始。

左耳透過與右耳相處,從只敢小聲說話,到能表達需要,或許還不是做的很好,但至少建立了與右耳溝通的方式。

「學習表達自己的需要,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我並不想把有需要的人與弱勢畫上等號,不需要他人一昧忍耐迎合,有需要者也不必非得融入群體。雙方都需要練習的溝通方式,好好表達才能讓彼此都舒適的活著。

至於左耳在結局時與右耳們變成真正的朋友了嗎?我先把答案保留在書裡,就像我們人生中的每段關係,我們與對方的距離會不斷改變,但了解並表達自我,是能替自己做更多選擇的開始。

讀取中...

讀取中...
我要支持
00 小時 0 分鐘後結束
讀取中...
我要支持
不可轉載
Ann Chou 周育安
電腦繪圖創作者,平日多以《繪影評》為主題進行創作,擅長以圖像繪出影評心得及討論社會議題。不僅僅是畫電影,也畫出劇中腳色的希望與遺憾。這些創作不屬於電影劇情中的任何一幕,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劇情後續發展,也能當作我們內心悄悄期待著的 Happy Ending。
電腦繪圖創作者,平日多以《繪影評》為主題進行創作,擅長以圖像繪出影評心得及討論社會議題。不僅僅是畫電影,也畫出劇中腳色的希望與遺憾。這些創作不屬於電影劇情中的任何一幕,我們可以將它們視為劇情後續發展,也能當作我們內心悄悄期待著的 Happy Ending。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