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好髒,我沒有很想理解政治。」
「政治人物沒一個好,2020 年我選擇投廢票,反正不差我一票。」
「關心香港反送中要幹嘛,我關心了能對他們有任何幫助嗎?」
如果以上的想法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過,那恭喜你,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看的!我並不否認有些政治人物真的很爛,有時候台灣的政治也令人感到很灰心,但這些都不構成你不關心政治的理由。
個人即政治:無所不在的政治
其實政治不只存在於選舉、地方首長候選人、政府機關之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叫做:” 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 (個人即政治)
實際上,政治無所不在,政治就是一種權力關係,例如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應當如何互動,這不僅是禮儀關係,更是一種身份落差的權力關係,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權力關係,也就存在著政治。
政治也是密切影響日常生活樣貌的操作力量,同性婚姻能否合法?政府該不該補助獨立音樂?非洲豬瘟該由誰來守護?金曲獎要不要為特定族群設定獎項?台鐵車廂是否該設立夜間婦女保護區?我賺的薪水有多少該繳給政府?是否該設立薪資的最低底線?
日常生活中的制度、規範與行動幾乎都難以脫離政治,你認為政治很骯髒,說不碰就不碰,但其實政治早已無聲無息地滲透進你生活的每個部分,你選擇將關心政治的責任丟給別人,那你也是在將自己生活的權益拱手讓給別人。
讓社群媒體成為政治表態的第一步
政治表態聽起來好像很困難,但要做到這件事並沒有想像中困難,以下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給願意開始嘗試政治表態的你,不妨試著做看看!
在現在這個社會,臉書取代了舊有電視新聞媒體、報章雜誌傳遞新消息的功能,我們可以在臉書追蹤的新聞媒體得到新消息,也可以從其他人發布的文章中得知新訊,相對的,要在新媒體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變得相對容易。
因此要嘗試政治表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開始分享你認同的社論或是報導,試著在分享動態中發表一兩句你的想法,當你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時,這就是一種「表態」。
假若你身旁的朋友對於你的想法也有意見,這個時候就可以在文章留言處互相討論,若得到認同便能夠使自己的想法成為一種公共意見,但若得到質疑也不需要驚慌,藉由討論認清自己的盲點,或是試圖說服對方也能更加瞭解自己的想法。
在你的社會裡,成為美好的種子
透過與他人的意見交流,可以發現自己思想中的盲點,且透過社群的廣泛討論,可以避免只是單一接受媒體資訊,畢竟媒體往往帶有特定立場,單向接受媒體資訊很容易形成偏頗的立場,政治表態其實就代表著你願意為自己的生活發聲,也願意打造一個更好的社會。
政治表態最大的意義在於,當你可以回應別人的質疑,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這意味著你是個成熟、理智的公民,能夠省思自己身處的社會樣貌,也願意為了自己的權益發聲,而非把掌控個人權益的資格拱手讓給那些你覺得很糟糕的政治人物。
不是你討厭政治,政治就會遠離你,永遠不要對社會感到絕望,為了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社會,希望你也能做出一點點努力,你就是讓社會更好的那個種子。
部分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COMMENT
"政治"則不同, 政治很大程度必須涉及到意識形態與價值觀, 而這個部分相對主觀很多, 通常不能以道德是非來判定, 能夠形成的共識較少, 而且要能夠理性討論的前提是還必須要具一定程度的政治基礎知識, 否則只是流於情緒的發洩, 必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