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21.2016

彗星將臨:百老匯的下一步 part1

百老匯在今年漢米爾頓橫掃 11 項東尼獎之後,不免讓人好奇還有什麼令人驚奇且期待的劇碼即將上演。如果說漢米爾頓的成功是否會帶來更多饒舌曲風的音樂劇,短期內應該是不會發生。畢竟 Lin-Manuel Miranda 獨樹一格的創作手痕他人難以模仿。

但沉浸式劇場( Immersive Theater)或許是另一個可能。沉浸式劇場對一些人來說或許不陌生,長年在紐約雀爾喜演出的 Sleep No More 即是一例。這種強調與觀眾互動、身歷其境的形式對傳統鏡框演出模式的百老匯來說仍是個挑戰,以至於這些挑戰傳統劇場空間的製作目前都出現在外百老匯。

然而從 2012、2013 年分別在紐約下城及時代廣場劇院區附近演出的 Natasha, Pierre & The Great Comet of 1812,在 2015 年在波士頓完成預演後便宣布將於 2016 年九月進軍百老匯,歌手 Josh Groban 也將擔任主角 Pierre。Natasha, Pierre & The Great Comet of 1812 這個超長的劇名可能令人摸不著頭緒,但其實它改編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劇本僅擷取原著約七十頁的篇幅分成兩幕五個章節,聚焦在幾個主角間的情愛糾葛。

這齣音樂劇令人驚艷的地方不僅在於曲風的多元大膽,而是演出的地方其實是個酒館的空間,演員就在你身邊演出,故事就在席間展開,有些橋段也需要觀眾的互動與配合,2013 年演出的製作Kazino 版本甚至有供餐的服務。無獨有偶,由歌手大衛拜恩 David Byrne 及流線胖小子Fatboy Slim合作,並於 2013 年外百老匯 Public Theater 演出的愛在此安息 Here Lies Love 也有類似的企圖,這齣以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馬可仕生平改編的音樂劇,將演出空間改造成迪士可舞廳,觀眾除了可隨音樂舞動外,活動式的舞台也會隨著劇情變化將觀眾「攪」到不同地方。

如果回顧一下近幾年百老匯的製作,其實不難發現都有一些將觀眾納入舞台的企圖,但這些製作仍屬於傳統的演出模式,和觀眾並無太多的互動。直到 2014 年上檔的洛基 Rocky,才算是有了些突破,而 Rocky 的導演正是執導愛在此安息的 Alex Timbers。改編同名電影的洛基其實在評價或是票房上都不算成功(只有近半年的演出),有劇評甚至直接指出劇末 20 分鐘的擂台決賽「足以蓋過音樂劇的缺陷」。這 20 分鐘的擂台決賽橋段不但先將擂台推出舞台至前方觀眾席上,該區的觀眾則是移駕到舞台上觀賽,加上現場錄影的技術,足以讓人忘記自己是身在劇院。

Natasha, Pierre & The Great Comet of 1812 便是在這種氛圍下演出,尤其在外百老匯空間不大,演員和觀眾幾乎是沒有距離的。不過這也變成這齣音樂劇搬上百老匯後最大的挑戰,因為空間的改變意味著原本這種沒有距離的親密性被稀釋掉,而這就考驗導演的功力了。

不可轉載
丁丁
看戲人生 Theater is my life
看戲人生 Theater is my lif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