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25.2016

〈瘋狂麥斯系列〉:憤怒,或者終歸於無?

2015 年轟動影壇的《瘋狂麥斯:憤怒道》,乃是導演喬治米勒(George Miller)三十幾年前開啟的「瘋狂麥斯系列」續作,故事沿用主角設定與後末日世界觀,以嶄新面貌將這位公路戰士介紹給世人。早期譯名在台普遍誤植,系列正確的中英片名與年代如下:

迷霧追魂手 Mad Max (1979)

衝鋒飛車隊 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 (1981)

衝鋒飛車隊續集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5)

瘋狂麥斯:憤怒道 Mad Max: Fury Road (2015)

此文梳理我所看見的瘋狂麥斯系列,為閱讀方便,以 MM1-MM4 代稱一到四集電影。鑒於年代久遠,系列間的技術落差無法比擬,尤其見識過 MM4 讓人跪拜的震撼磅礡,前三部曲簡直可作奇片觀之。然而,有的電影並不受時空侷限,因此回顧這段演變歷程,更大意義在於見證喬治米勒實現其創意構想的遠見與執著,究竟有多驚人。瘋狂麥斯何以在全球大賣,成為 cult 片聖經?當我們重溫這系列,會看見什麼?

Mad Max 4

現在回到系列起點,其實難以想像會被奉為經典。畢竟 MM1 充斥著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註1)的影子,畫面簡陋的可怕,緊身皮衣、改造車體、速度崇拜、凶狠復仇,簡直是追求吸睛的賣弄了。電影在當時因其暴力元素遭到批評,甚至被某些國家禁播,然而最終仍以 40 萬澳元的極低預算在全球斬獲近 1 億澳元票房,刷新利潤與成本最高比例的金氏世界紀錄且維持二十年之久。

Mad Max 1 poster

故事設定在一個原油耗竭的世界,法律秩序開始動搖,警察無法制衡罪犯,麥斯因為身邊的人接連受害,致使他從公路刑警走向以暴制暴的復仇者。電影中的社會面貌雖與現實相去不遠,已可稍微瞥見米勒對於人類演變的想像──更精確地說,雖然 MM1 技術粗糙不堪、角色對白愚蠢、劇情邏輯不足、全片籠罩一股荒誕感,卻開展了一個可塑性極強的、逐漸崩壞的反烏托邦世界,同時亦可作為反應當時原油危機的寓言觀之(故事特別設定在『不遠的未來』)。

二十多歲的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既年輕又帥氣,甫一出場即被塑造成不怒自威的英雄,但在影片大部分時間毫無作為,因喪友而徬徨,請辭失敗後偕同妻小出外遊玩,然後明知危險卻又放任妻子自己到處亂跑,種種不合邏輯的行為使電影後段引人發噱,連最後的逆襲都處理得有些虎頭蛇尾。不過仇恨與憤怒讓麥斯產生最直接的轉變,發展出一套關鍵的沿用法則:拾起武器上路、只為自己而活,別憐憫任何人,生存就是唯一考量。黃沙滾滾,男人驅車朝未知的方向駛去,儼然成為荒漠公路的流浪戰士,麥斯不像正派英雄,但這結局著實具有傳奇性的浪漫。

Mad Max bw

如果說 MM1 是麥斯之所以瘋狂的前傳,MM2 就是瘋狂麥斯的真正實踐,預算提昇連帶拓展故事格局,讓人耳目一新。以紀錄片形式開頭,Wasteland 的各項設定在 MM2 全面提升,人類徹底進展到了後末日社會,活在一片荒漠之中,幾乎已脫離文明。麥斯為了燃油,意外陷入兩分人馬的交戰,一邊是暴力的掠奪者猛格族、一邊是秩序尚存的聚落,他想著如何從中獲利又能全身而退。

Mad Max 2 poster

故事行進套路遵循角色介入→被動→主動的心理變化,有趣的是,麥斯從頭到尾幾乎不曾改變。一開始的交易是為了獲得能源,隨即打定主意不再介入,結果執意離開的下場是受重傷被救回營,最終選擇幫忙也更像是符合利益的決定。問他為何留下?也只說有自己的考量。這等於是一再重申,我們的主角絕非善人,他不說教、也不避諱現實的生存法則,一方面卻又謹守諾言、說到做到,冷酷寡言背後似乎尚存一絲溫情、甚至頑皮,這樣的性格很是迷人。麥斯並不是全無人性,較像是看清了現況,明白人們在這殘酷世界不過是互相利用,所以寧願無牽無掛,回歸流浪之途。部落最後去向北方發展,也只有少數人會記得這位「公路戰士」的傳奇身影。

 

MM2 無疑是三部曲中最耀眼的一集,即使擺在今日觀賞也有明顯可取之處。飛車追逐沒有 CGI,硬是用實景拍攝搭配巧妙剪輯,帶來身歷其境的緊湊;結尾的油罐車逃亡之戰,對上敵人的大陣仗一路追打,充滿濃濃既視感,簡直就是 MM4 搬到 1981年 的雛形(甚至還多了空戰)!整部片維持了一定娛樂程度,不只動作戲拍得成功,文戲也拍得有趣,這可以歸因於人物充滿特色的塑造:使用迴力鏢的野孩子、充滿喜感的飛行員、正反兩方的首領與部屬,就連麥斯的狗都十分搶戲;至於美術造型則火力全開,大量龐克造型與惡趣味,將這個失落異世界打造得宛若邪典聖土,更別提麥斯斑白鬢角的帥氣扮相了。廣袤的黃沙大地上,各式車體在公路奔馳,對映魔幻時刻的夕陽,米勒創造了一種狂熱,並說服觀眾為之著迷,是故足以將此時空載入影史。

Mad Max 2

然而,MM3 並未延續這樣的生猛強悍,反而走向另一個風格,cult 味不減,卻出乎意料地變成了奇幻、冒險與兒童片的類型綜合體。故事設定仍是最具創新之處,卻也幾乎淪為僅剩的優點:米勒更加大膽地描繪人類喪失文明後重建的歷程,城鎮、領導者、交易與奴隸制度都出現了,能源受人掌控,權力爭奪產生衝突;而在橫跨沙漠的另一端,卻有了劇烈文明斷層,那裏甚至完全回歸原始部落生活,小孩們以壁畫和口述傳承歷史,都市的高樓大廈成為傳說中的「明日世界」。

Mad Max 3 poster

Wasteland 的脈絡構想再一次驚人發揮,可是電影實踐的樣貌極其怪異,前兩集尚有加分效果的 B 級片質感,在 MM3 卻古怪的令人坐立難安。反派角色穿著愚蠢服裝說著愚蠢台詞,刻意搞笑的橋段都很尷尬,醜化壞人使故事缺乏危機意識,轉折也往往莫名其妙。劇情基本上不脫公路式的麥斯歷險記,前半段凸顯後末日的奇風異俗,鐵籠一戰與被迫流放本來都是殘忍的橋段,但都用了荒謬來中和,中段大量兒童出現後則更顯怪異,電影基調瞬間溫情起來,於是後段的飛車追逐不再如以往刺激,即使鏡頭運用仍然精彩,還是更像小孩與壞人的追趕跑跳碰。細看每個段落仍然創意十足,但整體敘事的轉變呈現實在不算高明。

電影最終選擇了頗具寓言性的結局,從荒土世界的蠻荒走向人類未來的傳承,為三部曲畫上充滿希望的句號。麥斯仍然獨立存於任何一方,講求現實、不輕易妥協,但關鍵時刻也不會只為自己,甚至化身浪漫的英雄主義代表,讓孩子們象徵的新世界文明得以延續,而這顯然不是 MM1 結尾的他會做的事。最後,麥斯一如以往,繼續在這片被人類自己破壞的廢土上隻身遊蕩,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只留下故事供後人傳頌。

Mad Max 3

完整的回顧系列之後,一個文明史的演進輪廓躍然眼前,我們透過流浪行者之眼,見證無邊際的想像力如何開出整片虛構的荒漠,箇中寓意卻又不言自明。自人類陷入能源危機的那天起,文明注定崩盤,工業體系走到盡頭便一落千丈,於是道德良知首先淪喪,人們開始互相殘害,在體系無力制衡下,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災難。現代社會崩塌以後,能源爭奪成為首要衝突,部族或聚落以各種手段維繫生存,人與人為了簡單利益而廝殺,和平共識不復存在,文化則理所當然地從破敗中發展出另類美感。最後在無盡的鬥爭中,文明歸零,僅存的工業技術成為關鍵,帶動秩序慢慢重建,部分人類的生活型態進化到城鄉,其餘則可能停留在黑暗時代,更別提歷史與知識的傳承會有多大落差。

Mad Max 4 poster

「歷史始於鬧劇,終於悲劇」這就是 MM1-MM3 的故事背景,人類進程儼然是首粗暴的哀歌,從對石油的過度依賴到自毀前程,文明輕易在巨大轟鳴下土崩瓦解。果不其然,當 MM4 以憤怒的咆哮在若干年後回歸,延續了前作精神,並展開另一番更完整也更深刻的預言:廢土大地成為核爆後的荒漠。文明再次輪迴成簡化又扭曲的狀態,掌權者是極端的父權主義,清一色擁有肢體殘缺的男性掌握著能源,用宗教洗腦控制人類,在這套「搶奪並據為己有」的暴政下,連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都是資產。故事像是後末日版的出埃及記,只是更為殘酷:當主角一行人來到自力更生的母系社會,卻發現這個世界沒有希望,應許之地早已不存在。信仰顯然無法拯救現實,既然不能離開,那麼唯有正面迎擊這個腐敗的體系。這項決定跳脫了以往「世界內」的侷限,成為建構文明的價值觀鬥爭,即合作、共享與暴政、自私之戰,意圖再次給予人類一絲希望。我認為這是麥斯系列思想上的勝利。

當然,劇本對此的探索並未只停留在表面,這又得提到系列的另一項轉變。在 MM1 裡,雖然有持槍嚇阻歹徒的老婆婆,女性角色基本上還是為故事服務的受害者。到了 MM2,幾乎沒了女性,唯一較常露臉的女戰士向麥斯致歉表達敬意,但當時已亡妻的麥斯只是微微頷首,再也沒別的發展。然而,女性在 MM3 幾乎要全面稱帝,巴特鎮的女王象徵權力、帶領原始部族出走的少女則象徵勇敢與求知慾,設定上已經是一項大膽的翻轉。

Mad Max Fury Road

於是 MM4 迎來了芙莉歐莎,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麥斯退位──將大半光芒讓給了她。這位剛強的女性領袖並非男性附庸,與電影中老中青三代的女性角色一樣,都有完全的自主權,她們為爭取自由逃亡、為生存和麥斯合作,不是為了襯托主角,而是出於意志的決定,同時又受困於現實因素,理想並未因此浪漫化。作為女性領導者,當我們想起芙莉歐莎,只會記得她是名英勇堅毅的戰士,而不是一般動作片裡性感又會打架的美女。她與麥斯的互動是對等的,為了活下去,合作建立於互信,兩人甚至沒有遵循大部分電影的套路而擦出愛情火花,僅僅成為互相尊敬的夥伴──這在命懸一線的世界中顯然要實際多了。可以說 MM4 在實質意義上達成了對女權的實踐,因為再去區分角色性別已經沒有意義。真正的女權主義不是單純挑戰父權結構,而是以尊重體現性別平等,關鍵在於無論環境多麼惡劣,每個個體都有權為自己的命運作選擇。

Mad Max

同樣為人稱道的還有細膩的文明建構,在這物質貧乏的荒漠裡,人們傾力打造出廢棄又瘋狂的美感,而 MM4 更勝於前作之處,在於所有惡趣味都昇華為一套龐大縝密的後末日文化網。漫天黃沙混雜工業時代的金屬龐克氣息,改造車體象徵權力,戰爭男孩馳騁在不見盡頭的公路,高舉著 V 型引擎的手勢,崇尚不存在的英靈殿;他們執著於催滿油門,只是油箱承載了更多怒氣,為攻擊、為犧牲,世界單純地奢侈,不曾發現自己只是掌權者的工具。相對的,沙漠中互助而生的女性才像是發展完全、具有智慧的生命,繼承人類的良心,老婆婆帶著種子期盼重現綠地,種下新世界的最後希望。

瘋狂麥斯系列固然是娛樂片,但執著於用複雜元素講簡單的事,使其深度足以大幅上綱。這則故事一再講述,仍能玩出新花樣,觀眾享受精彩又刺激的奔馳之時,可怕的荒土大地卻又要世人引以為戒。在電影剛硬的外殼下,驅動故事延展的,始終不只是憤怒,而是人們心裡更柔軟的東西。即使有再多麥斯這樣的人物,人類似乎還是無法得救,Fast & Furious 可以是求生或進步的動力,但末世寓言給的答案顯然不止如此。終究我們回到路上狂飆,憤怒道的終點是不是一片死灰?沒人知道。至少可以確定,繼續下去,有一天將不會再有綠洲。

Mad Max poster

註 1:剝削電影(exploitation film)意指電影將主題元素用得過火,時常仰賴腥羶色的廣告宣傳或誇大的議題描繪,而不注重故事內在,往往被認為品質低劣,但也有受人吹捧與追隨的經典之作出現。

 

尋向影誌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indingNeverpath/

不可轉載
尋向影誌
電影為主,亦寫音樂及其他。尋向所誌,光影未竟,遂迷不復得路。
電影為主,亦寫音樂及其他。尋向所誌,光影未竟,遂迷不復得路。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