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文豪蘇軾在面對靈感閃現都不免要速寫氛圍,何況資訊橫流的現今,情境拜訪的當下,彷彿再過幾飛秒就要失去。但好在有許多不滅的來源,能讓我們睜眼作夢,「詩歌、歌詞、散文等等,我很享受把閱讀時候產生的模糊的美感體驗具象化成畫作的感覺」在 Shelia 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種詩意的不確定性,一種朦朧美,「試圖用繪畫表達情緒、夢境等等,像是一種很有趣的遊戲」有點像安徒生「睡魔」的啟示裡所說的:「夢」的本質就是「故事」,因此「夢神」是全世界知道最多故事的人,也就無庸置疑了。
多少看了些電繪或手繪稿,發現有些時候圖像所能呈現的氛圍,真的「欲辯已忘言」言語本身偶爾蒼白無力,但情緒都更加真實,我想 Shelia 的作品正帶有這種魔力。
作品名:Autumn
Fear
Lonely Planet
非常喜歡這張 Star Creator 彷彿整個宇宙的創生都帶著女性的氣質,溫柔而生生不息
Sunset
The Pond of Memory
有時候一整池的回憶,會依著現在的情緒靠攏
Touch
觸動的開始也會創造出新的宇宙
A Bowl of Night
掬一把銀河,不知道能不能實現許多願望?
A Dream of Farewell
這樣又美又傷感的夢境,會不會哭著醒來?
是否好奇以上作品中浮動的夢幻筆觸是怎麼樣構成的? Shelia 自言最常用的媒介是水彩和色粉,因為它們表現了兩種不同的質地,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作畫體驗。水彩輕盈和隨性,色粉柔軟和厚實。並偏好用電腦作畫,因為方便修改,而且可以用不同筆刷來切換畫面肌理效果。「因為在表達不同內容時的心態和想法也不同,我更願意把它們看成我思維的不同切片。」或許這也正是繪畫的可人之處,用色彩濃但記錄人生的種種斷面吧!
關於靈感取材來源,最近的她比較喜歡的是簡媜的散文、許悔之和顧城的詩,有時候畫畫同時會聽蔣勳的講座。不停止學習,持續將異質領域的事物不斷吸入腦海,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大概就是靈感不絕的良方吧!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