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08.2016

〈日計.辰〉愛因思談:學習愛與被愛的互動影片

上課囉!讓愛的正確價值及觀念完整傳遞

現代科技發達,資訊取得的管道眾多且容易,孩童探索「性」的主要來源不僅止於學校及家庭,但沒人能夠確保孩童所接觸之資訊的正確性。為此,我們希望能透過我們的專題,引導學童思考並建立自我價值,在清楚所有選擇途徑及可能發生的後果下,能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愛因思談」希望學童能夠在學習當中,經由思考與對談,跳脫教條式的教導方式去了解愛的真諦。為了更了解現有教材編輯的方向與教學核心價值,我們來到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與臺灣性教育協會理事長—高松景校長進行訪談,希望能藉由高校長的專業知識,讓我們的專題更加完善。

性教育適合從多大的年紀開始了解呢?

嚴格來說從一出生就開始了,現有教材都是從 K 到 12,K 就是 kindergarten,一直到高中。性教育是屬於健康教育的領域,國小是放在健康與體育中,但實際還是分開上,體育老師教體育,健康教育老師教健康教育。一般課程從幼稚園開始是因為 3 到 6 歲是性別角色的發展階段,這是依據佛洛依德的性心裡發展論,3 到 6 歲為性別角色期,是一個開始建立性別概念的時候。過去性教育給人感覺就是教生殖器官,那是不對的,性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它在教健康親密關係,所謂的健康親密關係是任何一個表達愛、關懷與善意的行為,比如我現在碰你的肩膀,你感到不舒服,它就有可能是騷擾,但也有可能因為你是我的學生,這是長輩對晚輩的關心,所以碰你的肩膀是一個中性的行為,它本身是性騷擾還是親密關係,要看你們兩個之間的感受是什麼,因此行為都是中性的,重要的是你背後想表達的是什麼,整個性教育最難教的就是在講這個關係,這個關係就是健康的親密關係。

我們目前的專題方向目標族群設定為國小 3-6 年級的學童,依您的觀點來看,性教育在國小階段需要教到何種程度呢?

其實任何一個課程都是「循序漸進、連續不斷,統整合一」,我們在編教科書來講,都有一個核心主軸在跑,性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在教導健康的親密關係,它的重點是在「價值」跟「能力」的教學,而不是在知識,知識只是個基礎,因為影響這些行為去做這件事的是價值,所以我們是要把知識內化成價值,以及培養把這個價值實踐的能力。知識要轉化為價值和能力,它才是有用的知識。孩童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影響他身心發展的狀況,因此我們必須去安排適切的知識並讓這些知識最後回歸價值和能力。性教育的價值是「愛」,愛有真愛跟假愛,教導孩子們如何去學習真愛、區別假愛,培養他的思考能力,根據不同年齡而有不同。但不管怎樣,我們在編書的時候,都會回到我們剛才所說的架構來,一定脫離不了性的生理,國小低年級教他們分辨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中年級讓他們知道生殖器官的名稱跟功能,到了高年級,因為現在都早熟,所以主要會教青春期的生理保健。

如果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去切入,日常生活中家長該怎麼教導小朋友這件事情?

性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它是在生活裡面實踐的。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個性教育老師,因為小孩子一誕生張開眼睛就在觀察父母親的親密關係,父母親之間分享給你們的互動,會讓孩子知道男女該怎麼相處,因此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很大的。例如幼稚園開始就是要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分男生、女生,一般都會從動物裡面看到公的和母的,然後讓他們清楚公的和母的生殖器官長不一樣,性別是有差異的,同理反射到人類也是一樣的。所謂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情境裡面去教導他,認識這個概念,現在也有很多經過設計的繪本,針對幼稚園的孩子是鼓勵大家用繪本,提供一個很美好的經驗、故事,跟孩子講一個概念。總而言之教導方式是非常多元的,但是都離不開在生活情境中去教導。

 

文/愛因思談團隊

〖 下期專欄預告 〗

cube_屬於年輕人的貨櫃住宅計畫

由社會議題高房價出發,現今年輕人買不起房子,離鄉工作只能租房,再加上都市高生活開銷,難以擁有更好的生活。我們提出這個計劃,藉由貨櫃屋成本低且具備可移動的特性,希望能夠提供在城市裡生活的年輕人們一個社區讓他們居住,同時也有公共空間能夠放鬆、交流與活動。

 

〖 展覽資訊 〗

_ 日計 Daily Design

20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105 級畢業展覽

_ 華山畢業季展覽時間/地點

2016.5.12(四)~5.15(日)/ 華山 1914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東 2 館-B

_ 室內設計聯展時間/地點

2016.5.20(五)~5.23 (一) /松山文化創意園區三號倉庫

 

facebook 粉絲專頁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ntnudd105/?fref=ts

不可轉載
日計 | 201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設計學系 105 級畢業展
而日記為記錄生活點滴的筆記。身為設計師,我們以設計書寫我們的日記。 今年的展覽以十二地支為一日的度量衡,每個地支的單位象徵著一組畢業專題的紀錄,不同時刻,不同性質,不同溫度的設計,詳實的紀錄了不平常的日常。 設計不只是視覺上的營造與規劃,更包含活動企劃、社會聯結等不同領域的結合。將設計與社會進行互相交流和合作,利用跨界合作來激發的新觀點,設計就不只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視野。 我們希望用日日設計的力量,嘗試解決問題,讓社會更臻美好。 日日設計,因發現尋常日的問題而設計、為了讓日子過得更好而設計。
而日記為記錄生活點滴的筆記。身為設計師,我們以設計書寫我們的日記。 今年的展覽以十二地支為一日的度量衡,每個地支的單位象徵著一組畢業專題的紀錄,不同時刻,不同性質,不同溫度的設計,詳實的紀錄了不平常的日常。 設計不只是視覺上的營造與規劃,更包含活動企劃、社會聯結等不同領域的結合。將設計與社會進行互相交流和合作,利用跨界合作來激發的新觀點,設計就不只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視野。 我們希望用日日設計的力量,嘗試解決問題,讓社會更臻美好。 日日設計,因發現尋常日的問題而設計、為了讓日子過得更好而設計。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