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05.2015

江勝山 台灣首位世界盃越野賽 參戰

江勝山,綽號「阿丹」,台灣首位進入世界盃越野賽法國站的選手。

 

面對越野賽國際最高殿堂的挑戰,他說:「這賽道的難度,在台灣根本找不到」。

JPG                                                                試騎時的英姿© Ian Chu

 

進軍國際 倉促成行

當時接到參賽的通知時,已經剩下 1 個月的時間了。對於這種規格的比賽在 1 個月內報名成功,完成報名手續時也剩下1週左右的時間,對任何選手來講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尤其阿丹還是第一次參加世界盃賽事。

一抵達法國之後,隨即由 Giant Factory Off-Road Team 接待,稍稍消除了獨在異鄉的壓力,讓他得以順利進行準備以及比賽。

JPG1                                                                街道上留影© Ian Chu

 

路線難度 前所未見

賽前每位選手都有 4 小時的時間試騎一趟比賽路線,阿丹說:「對所有選手來說,這是一條全新的賽道」。

這次競賽路線是全新的一條路線,所有的選手都是第一次接觸這條路線。而賽前每位選手都有 4 小時的時間可以試騎,試騎當中阿丹心想這樣的難度他從來沒有嘗試過,從陡降的坡度、刁鑽的彎道再到環境的樹木跟尖石,每一項都是重重考驗著選手的技巧。

「我必須要把自己的極限拉高」阿丹說。

所謂極限拉高,就是要把自己所設定的技巧上限提高,做出更難的動作、跑出更快的速度、做出更大膽的姿勢。這樣才有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否則一定過不了。

4 小時的試騎先走再跑,好好看清楚這賽道的特性,他只能利用快速的模擬,記下這些應該注意的地方,才能在正式開賽之後順利過關。

JPG2                                                                試騎、探勘路線© Ian Chu

 

觀察選手 看看自己

阿丹:「另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觀察到頂尖選手的技巧」。

 

沒錯,趁著現場觀賽,可以觀察到所有頂尖選手面對賽道的處理技巧。每一處的過彎跟障礙頂尖選手們到底是怎麼處理的,而對於越野賽來說,選手的騎乘風格又非常的獨特,並不會每一個人都會用相同的方式處理賽道,這一點也是阿丹覺得最有收穫的部份。

 

在休息區當中,阿丹也會跟其他的職業選手或者是教練聊天,分享到一些賽事的經驗與騎乘技巧,選手們也都很樂於分享。

JPG3                                                                專注面對賽道處理© Ian Chu

 

JPG4                                                                努力做好每一個動作© Ian Chu

 

排位賽失利 無緣晉級

就跟前面說到的一樣,當每位選手都是第一次挑戰這個賽道,也表示這是相當公平的條件。但大多國際選手都可以處理好這條賽道時,唯一的變數就是平常的訓練了。阿丹在這次排位賽中無法順利晉級決賽,他也表示相當遺憾,在平常的訓練中,台灣沒有一個賽道可以做出這種難度的訓練。

 

在排位賽當下,他表示相當的緊張,主要原因就在於賽道難度令他非常震撼。如同前面提到他要提高自己的極限才有機會晉級,但風險也相對會提高許多。

賽後,他也會尋找合適的地點來做訓練,為的就是要把更高難度的技巧練到完美,甚至是 120% 的完美。

站上起始點    站上起始點© Ian Chu

 

加強耐力 適應難度

阿丹:「到了後半段,感覺耐力有點不足」。

強化下坡以及過彎技巧的同時,阿丹在訓練上也有不同的體認,這次法國站的比賽當中,他感覺到在賽段後段時感覺到上半身的肌耐力明顯不足。面對高難度的賽道而且中間幾乎沒有平緩的地方可以休息,一路就是下坡、下坡、下坡,他感覺到上半身的肌力也許需要再加強訓練。

核心訓練、重量訓練或許也是他未來需要加強的地方,不然面對這種毫無休息空間的賽道,肌耐力不足會嚴重影響比賽的表現,而這也是國際級賽事的基本規格。

下坡、下坡、再下坡下坡、下坡、再下坡 © Ian Chu

 

加強訓練 再戰 6 月

阿丹的下一場賽事即將在 6 月份展開,這次準備要前往奧地利,這個賽道阿丹曾經有嘗試過,也許在這裡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

而現階段,他首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尋找」適合的訓練場地,模擬這種高難度的賽道,從土質、岩石、障礙等等去提昇難度,唯有加強訓練的規格才有機會更上一層,我們一起為這位台灣小將江勝山「阿丹」加油打氣吧!

由 Red Bull Taiwan 及單車時代雜誌共同合作的單車專欄,每週固定出刊與你見面,想知道更多在地的極限單車資訊及文化嗎?每個禮拜準時報到。

你也可以在 Red Bull Taiwan 官網單車運動頻道找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及影像,請隨時上來搜尋精彩內容!

加入Red Bull粉絲團
關注Red Bull Taiwan Instagram

單車時代 CYCLINGTIME.com

單車時代Facebook粉絲團

不可轉載
1984年,Dietrich Mateschitz 成立了 Red Bull,經過他的重新包裝,再加上獨一無二的行銷點子,Red Bull 在 1987 年於奧地利上市了。事實上,這不僅是一個新產品的問世,更是這一系列產品的初試啼聲。如今,Red Bull 已在超過 164 個國家販售。
1984年,Dietrich Mateschitz 成立了 Red Bull,經過他的重新包裝,再加上獨一無二的行銷點子,Red Bull 在 1987 年於奧地利上市了。事實上,這不僅是一個新產品的問世,更是這一系列產品的初試啼聲。如今,Red Bull 已在超過 164 個國家販售。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