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07.2014

現實與內心世界的《Q&A》二部曲

網頁

 

時間:2014.10.25 之 7:30 PM

地點:國家戲劇院

 

《Q&A》代表的是英文的所寫:Question  & Answer, 但蔡柏璋的《Q&A》可不是如此,而是 Quest & Amnesia。

有些問題你可以問的漂亮,但你有種誠實回答嗎?

光是劇名與標語,就足以讓我對台南人劇團的《Q&A》產生興趣,也不得讓我佩服蔡柏璋的功力。

劇情是這樣的:

首部曲開始,主人翁劉憶從柏林回到台北後,在一場車禍中失憶。劉憶的父母誤把車禍肇事者傅嚴歆當成是劉憶的女朋友。從劉憶醒來後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這部份就是首部曲的劇情內容,敬請期待首部曲的加演了)。失憶的劉憶決定離開台北,前往柏林尋找過去的自己……

二部曲便延續著劉憶前往柏林的經過,憑著僅記得的一段旋律和一本筆記本,因此找到了 Andrew 數年前曾援交過的炮友, 也是唯一知道他黑暗過去的人。同時傅嚴歆懷著身孕前往倫敦尋找從未謀面的爺爺。

 

舞台劇的整體精彩度與演員的功力有絕對的關係,尤其是劇本設定的角色是有四種以上不同國籍與文化背景的混合,甚至在場景的替換上要成現出台北、柏林、倫敦,老實說那不是件簡單的事。我對這齣戲有所期待也是因為台北與倫敦是我成長過程的一部分,德國文化則對我也有某種程度的影響。我並非帶著雞蛋裡挑骨頭的心態來看戲,但從演員的口音與編劇所使用的詞彙我可以容易地分辨出這齣戲的精緻度。而我會說,我非常佩服蔡柏璋將他在國外為期不算長生活的經驗如此精準地呈現在各個演員的微妙差異。想想,如果這齣戲要說服一個曾經同樣如實地生活在這四五種文化下的異地旅人……是什麼樣的口語用詞與生活用品的細節能讓妳感同身受?

560153_10152509677121716_2274752950380064629_n

 

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是跨越不同國家文化的。九個主要人物,起碼有六個角色是生活在異國文化中,而當中還跨越了不同時代:

  • 生活在倫敦、柏林的台北現代男性(劉憶)
  • 工作在柏林的中國現代女性(Maggie)
  • 成長在倫敦唐人街的香港熟女(嚴馥嫻)
  • 從香港偷渡至英國的香港中老年男性(偉仔)
  • 30 多年前經香港嫁往台灣的中國女性(蕭伶)
  • 30 多年前穿梭於倫敦、香港、中國的香港富家公子(嚴合)

所以,你能想像這些角色在轉換語言之間的口音,與每個文化背景的口語用詞,在加上某些演員的設定母語並非演員本身的母語?例如飾演偉仔的是台灣人,飾演美國人Andrew 的是以色列人;而蔡柏璋幾乎有一半以上的台詞是英文,英文的口音確實也有別於美國口音。

這些語言的使用,讓我回想起過去在英國求學時期,偶爾與香港、德國、中國的同學到倫敦唐人街閒晃。那裡沒有台灣小吃,常常點的也確實是叉燒與炒麵。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一幕偉仔從餐廳外帶食物給傅嚴歆所用的容器確實也是我最深刻的年少記憶,當時隻身在英國,最快樂溫馨的時光之一便是與同樣是來自亞洲的同學一起吃的外叫的中國菜。

10730856_10152511040451716_3366157223236455184_n

 

若硬要骨頭,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傅嚴歆在英國寒冷的氣候下,還能只單薄地穿著一層小外套,別忘了她還懷有身孕啊!先前提到偉仔從餐廳外帶食物給傅嚴歆的那一幕,場景看來似乎是在公園或庭院,曾經在英國生活過的我認為無論是秋天或冬天,在戶外吃 take-away 是超不合邏輯的呀!(是不能好好在室內吹暖氣吃飯嗎?何況她有飯店住)~~

10176235_10152511040471716_6465699080220189375_n

不同年代,不同角色,場景轉換所運用的道具不多,舞台後段用十方格搭配背景來呈現空間與時代的不同。我個人認為舞台設計李柏霖擅長用一個半開放式空間變換多元場景,甚至可輕鬆橫跨不同時代的背景。整齣劇不斷在倫敦、柏林的室內與室外不同國度、不同地點切換,若是舞台過於具象或道具過多,將造成切換的困難。李柏霖做到了,他不但在精簡的場景下呈現出空間所在,當中有一橋段也利用十方格的組合搭配,同時顯現不同角色的同一時間下的狀態。也因為需要不同國度的場景切換,必須要有資訊讓觀眾了解時間地點,十方格也成為很厲害的影像呈現裝置。

1910637_10152507896496716_7241646785397284522_n

在這樣多元複雜的角色、國家、時代的切換下已經夠精彩了,但是蔡柏璋還不放過大家的是:劇情的主題雖是以『愛情』為主軸,但牽涉到的仍不離同志情感,更包含了多角關係、外遇、未婚生子、援交、親子與祖孫之情、老人照護,議題之多元與劇情的緊密結合足以用來測試自己是否腦神經有打結。劇情的旋外之音,其實也讓觀眾省思在內心深處是否想面對最真實的自己?若別人接受了這樣的你,你自己呢?我們的失憶,是否是選擇性的?所以才會說『我們總是忘記想憶起的事,卻記得想遺忘的記憶。』我們所面臨的現在是否是不想面對的過去所堆砌的?以此也呼應標語『有些問題你可以問的漂亮,但你有種誠實回答嗎?』

《Q&A》首部曲尚未來得及欣賞,但從《Q&A》二部曲開始看也不會感覺銜接不上。台南人劇團所處理的議題與表現的方式都比一般舞台劇的輕鬆搞笑更為沉重,剛入門的舞台劇觀眾會稍嫌吃力。這齣《Q&A》二部曲卻有別於其他作品,運用文化語言上的差異來創造輕鬆感,在沉重的主調當中帶有涼涼的輕快感,也是到目前所觀賞台南人劇團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齣。

不可轉載
佧佧.阿霓塔
【藝行】 藝術與表演 Art &Performance 【DNA】某時期的綽號。相信科學,卻也相信命中注定。從事藝文表演相關幕後工作,與藝文表演結下不解之緣。曾習舞,舞藝不精卻在大樹下學習到人生智慧。目前仍存活在世界末日後的今日,透過社會議題、藝術、文字來編織生活。專欄宗旨:從翻譯找尋戲劇與文字的奧妙,不同角度的思維去理解每個藝術行為中的美妙。
【藝行】 藝術與表演 Art &Performance 【DNA】某時期的綽號。相信科學,卻也相信命中注定。從事藝文表演相關幕後工作,與藝文表演結下不解之緣。曾習舞,舞藝不精卻在大樹下學習到人生智慧。目前仍存活在世界末日後的今日,透過社會議題、藝術、文字來編織生活。專欄宗旨:從翻譯找尋戲劇與文字的奧妙,不同角度的思維去理解每個藝術行為中的美妙。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