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一旦被認定是『會畫畫的人』,就會被固定在美宣股長。」因為略懂美術,林慧秋就這樣包攬了大學所有系上的美宣工作。其實並非科班出生,一路讀普通中學,大學甚至因為國文成績比較好,順勢考入中文系。看到這裡,很難想像現在的她,是一位平面設計師。
大三時,可以說是林慧秋的人生轉捩點。她仔細地思考畢業後的人生規劃,決定轉換跑道、學習一技之長,於是跑去讀視傳研究所,下定決心好好認真學習視覺設計。
回憶碩班時期的經歷,林慧秋想起曾經和同學一起製作的小專案。他們一起創建名為「原字」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由她負責內容企劃、同學負責插畫素材。「雖然粉絲頁人氣不高,但當時覺得是個很有趣的專案。」
時間來到碩班準備畢業的那一年。當時正值 318 太陽花運動、公民話題火熱的時期,網路上各種大量資訊素材橫飛的一年。「當時我對未來的發展很迷惘,班上有很多技職體系出身、受過多年美術訓練的同學,相較之下我的設計基礎能力顯得很不足,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優勢。」林慧秋很坦然地說。
「那年我參加系上的『中日台聯合田野調查』,要到中國去做田調活動,最後一天由我負責擔任小組報告。報告結束後,我詢問了其中一位老師對成果的看法,他建議我,回國後應該好好去留意『資訊設計』這個領域,那將會對我有幫助。」那是林慧秋第一次聽到「資訊設計」這個詞。
那位老師的建議給了林慧秋非常大的啟發,雖然她的基礎美術能力遜於本科同學,但卻很擅長報告,知道該如何有效地傳達資訊。畢業以後,她選擇進入知識媒體公司上班,從中學習到包含:媒體內容、社群經營的知識,為她往後的接案工作儲備能量。
2017 年,林慧秋開始獨立接案。之後的一兩年內案量逐漸穩定,有時候甚至完全忙不來,經常有趕稿到天亮的情況,因此她嘗試找了設計小幫手加入工作。「我發現自己接案的時間不長,但卻很快有了職業倦怠的情況,也常常會憂慮未來的人生是不是要一直這麼勞碌。」
直到有一次林慧秋和小幫手聊天時談到:「如果不做設計了,會想做什麼事呢?」對方想了想說:「社福機構中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如果我們能做什麼事幫助他們,那應該會是很棒的事。」當時的林慧秋像是被打通任督二脈,立刻就決定和其他的治療師夥伴共同創業,成就了今日的「銀海知識有限公司」。
「我覺得所有的工作都源於『知識』。」林慧秋認為「設計」是一種媒介,「傳達知識」才是本質;於是她將公司底下發展出「銀海設計」與「銀海長照」兩個子品牌,雙頭並行發展。「透過銀海長照的發展,我們在苗栗開設了四處長照據點,也嘗試發展與其他據點不同的青年創業特色,將藝術和設計融入據點經營中。」
林慧秋認為有一些設計師嚮往「一生懸命」的職志匠人精神,不過對她來說,從文學跨領域到設計開始,似乎就顯露了她並不是那種可以專心只做一件事的性格。「我喜歡各種新鮮的嘗試,經營部落格《設計私房誌》也是。而書寫部落格更為我帶來了講師邀約,在我的接案範疇裡,又開展了講師工作。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件接續一件。」
有了工作經歷、創業之路的煩惱,林慧秋笑說現在的想法與學生時期不太一樣了。「如果能回到過去和自己對話,雖然興趣仍舊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比起『做喜歡的事』,我會選擇提醒過去的自己留意『產業發展趨勢』。」比起努力,她認為更重要的是「選擇」,也許我們現在正在做著身邊沒有人做的事,但如果是正確的選擇,就會成為讓未來變得輕鬆的投資。
最後,我們把話題回到開頭的關鍵字,詢問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她是否有新關鍵字誕生。「近期的關鍵詞是『台灣保育動物』和『台灣原生花』。這是我在銀海設計的 Instagram 上連載中的系列創作,起因是想要創作一系列關於台灣的插畫素材,開源分享給需要的人,同時也推動自己的個人練習。」
設計的發展和可能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就像林慧秋時在常講座中鼓勵學生的話:「社會上所有的職業都需要設計師。」所有領域都有設計介入的空間,因此我們都不必為自己的職涯發展設下限制,只要記得想盡辦法讓大腦裡的東西變得豐富、貫徹「做喜歡的事,匠就對了」的精神,才是王道。
想知道平面設計師林慧秋接案多年的心法與實作技巧嗎?歡迎不論是想習得一技之長或是更了解資訊設計的你,前來報名【資訊設計工作坊:懶人包製作一日上手!】一起大開腦洞、翻玩設計的更多可能。
INFO:《Turn my hobby into a job》・巨匠設計系列工作坊・第四場
授課老師:林慧秋・銀海設計主理人
日期:12/4(六)
時間:10:00 – 17:00
地點:巨匠電腦・台南認證中心(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 108 號)
人數:30 人
報名方式:填寫表單
主辦單位:巨匠電腦 × FLiPER
更多林慧秋 :Facebook、Instagram、website
林慧秋
設計/文學/講師/媒體社群,台灣的平面設計師,銀海設計工作室負責人,經營有寫作頻道《設計私房誌》。正致力於透過文字幫助大家做設計,以及傳達設計。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