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13.2023

以天光為景、浪潮為聲,在島嶼相遇 ── 2023 漁光島藝術節:《藝術在一座小島》

Editor's Note
兩年一次的漁光島藝術節,現已舉辦第四屆,今年以《藝術在一座小島》為主題,引領人們看見整座島嶼由大自然策畫、由大自然創作的藝術。

對許多人早已認識漁光島的島民來說,原本是心中的秘境、私房景點,但從 2017 年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對外公開徵求策展團隊,便讓許多島民擔心會破壞原本島上的寧靜,而這也成了策展團隊的一大難題。

都市藝術工作室總監杜昭賢說:「所以開始這個策劃時,必須謹慎思考如何做到兩廂期待、皆大歡喜的狀態,同時也希望藉由藝術節,讓更多民眾知道:原來離我們如此近的地方,有這麼一處美麗的秘境。所以除了享受美景外,該如何珍惜保留下來的生態秘境?」讓藝術節不再只是藝術節,而是能夠實質上反應在地聲音、激起社會上更多的對話。

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 提供
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藝術在一座小島》策展概念

藝術家與島嶼相遇、感知環境,再以取之於自然、形之於自然的藝術作品,呈現出漁光島的自然環境特性:防風林裡青澀的恣意的沉穩的植物氣味;拂過細碎沙灘、有韻有律的綿密浪花;以天空為畫布、六十分鐘就有六十種變化的晚霞。自然有序,島嶼亦有精細而規律的序,人們循著藝術,踏入島嶼自成一格的敘時與敘事,跳脫以時、分、秒計算的時間軌跡,與萬物在同一時地裡,共存而共融。

島嶼之序,序是上一步與下一步,序是引領相見。在為期 24 天的藝術節期間,請以天光景物為背景、潮起潮落為合聲,與漁光島的顏色與時刻、幻夢與踏實相見。藝術裡有島嶼的上一步,思緒裡,有島嶼的下一步。

每個人的漁光島

旗幟設計上,取主視覺的顏色做漸層搭配,藉由旗幟隨風飄動的視覺重疊,遠處看時,構成一整排彩色帶狀視覺,象徵著島上海岸線風貌;襯底的繽紛色彩,藉由與小朋友的彩繪,讓每個旗幟都是屬於自己的漁光島,就像進入一個夢幻星球的入口,引領民眾進入島上欣賞藝術節作品,享受夕陽時光。

每個人的漁光島|藝術團隊|都市藝術工作室、億載國小漁光分校、瑞復益智中心|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每個人的漁光島|藝術團隊|都市藝術工作室、億載國小漁光分校、瑞復益智中心|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覓境

以漁光島防風樹林作為基地,連結了海洋,成為了互相緊密關聯的依存關係,並持續地探討自然生態系統演變的特質,反映在藝術與人文機制上。

覓境|吳瑪悧、吳宗憲|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覓境|吳瑪悧、吳宗憲|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Aru 第一次來漁光島

走進漁光島的木麻黃森林中,映入眼簾的大自然美景彷若另一個神祕的宇宙,在心中不斷交織碰撞。不知道在未知的樹叢裡、在花圃、在樹梢中,還會藏著什麼小精靈。在自然與現實交錯的世界裡,既繽紛又奇異,帶著魔力的色彩,迷幻又詭譎。這是Aru第一次來到漁光島,一個很不一樣的夢幻島。

Aru 第一次來漁光島|藝術家・孟耿如|協同創作・展藝有限公司|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Aru 第一次來漁光島|藝術家・孟耿如|協同創作・展藝有限公司|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挪用記憶的永恆

《記憶的堅持》也叫做《記憶的永恆》、《軟鐘》,是西班牙著名畫家薩爾瓦多·達利的代表作之一,完成於 1931 年,目前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挪用記憶的永恆|藝術家・陳浚豪|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至「軟時鐘」的說法使觀畫者感到困惑?畫作是人對時間急迫的焦慮表現?還是因潛意識中理解自身終會面臨死亡而感到焦慮?藝術家陳浚豪試圖挪用這件曠世巨作,以 3D 立體的方式重組原為 2D 平面繪畫的達利超現實畫作,並挪移至漁光島的海灘上,讓自然與人為得以相互介入!

挪用記憶的永恆|藝術家・陳浚豪|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藝術在一座小島

聽著被揚起的沙塵與樹林聲穿梭在路徑中,被放慢的步伐,漁光島的夕陽將一切染上薄霧般輕柔的迷幻色彩,因風撩起的沙塵是風的顏色,暖陽與曬了一整日的沙將全身包裹著。

藝術在一座小島|藝術團隊・南藝大建築所 B 群(王璽鈞、吳伊雯、阮仲凱、張少庭、吳承洋、程彧謙、鄭乘騏)|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藝術在一座小島|藝術團隊・南藝大建築所 B 群(王璽鈞、吳伊雯、阮仲凱、張少庭、吳承洋、程彧謙、鄭乘騏)|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透明夢

漁光島的存在對藝術家來說就仿似一個夢。這個夢裡的時間觀是依照每棵木麻黃,來自遠處的浪花互相呼應而堆疊出來。這次的大型裝置《透明夢 Translucent Dreaming》坐落在沙灘與海潮的邊界上,在一天不同的時段裡作品隨著周槽自然產生互動;樹梢聲、陶片互碰敲擊聲、日落、月昇……,在這個時候觀者們也自然幻化成這個舞台上的獨特演出者。

透明夢|藝術家・葉海地|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透明夢|藝術家・葉海地|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一刻

無形的晝夜裡如何丈量時間的概念?In the shapeless void of the night, how do we measure time?《一刻》沿著海岸樹林的植被景觀,設置為一座長條型的水平線,每座鏡面依據面向海平面的不同角度,對準了夕陽落下的 40 個一分鐘。

一刻|藝術家・謝佑承|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每一個將映照出不同的天際區間,在時間軸上呈現日落的變化。觀者可以沿著作品繞行,依據各自不同的視角遊走。抽象的時間與自然的時刻在海岸線上一次次交會、每每再度重逢。

一刻|藝術家・謝佑承|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重繪地海之島》策展概念

抵達漁光島這座地海之嶼,會因為繪測技術的不同,而有著不同規模尺度與脈動頻譜的想像方式。「重繪地海之島」展覽以當代地景與裝置藝術召喚想像,用巨觀的地理繞行和微觀的元素詩學來探看這座島嶼,為地、水、火、風等元素賦與形式與物質,把這些曾經與現有的地海之名雜揉在一起,找出人造與自然之間、人文與科學之間的萬物平衡。

島之夢

與漁光島海岸線相應而生的飛砂防止保安林同為島上重要地景,重新審視在地原生植物與人為功能性生態系之間的關係,重回大地,尋回地海之島的人造與自然內在平衡可能。

島之夢|藝術家・吳書原|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島之夢|藝術家・吳書原|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縫縫

荷蘭人以砌石築城,將台江縫合進去全球貿易的航路裡,島因此不是島。鄭氏王朝以木構築城,將台江縫合進去中國王權爭奪的歷史裡,島從此還是島。四百年來,前方這片海只有進退幾里,人的進退何止失據,斷開的是縫還是縫?

縫縫|藝術家・吳透|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縫縫|藝術家・吳透|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考驗

在本次現地製作中,原本讓人穿過的窗口被光電板取代,在傍晚點亮前方倒塌結構內的霓虹 ── TheTest(考驗)中描述幻覺與海浪的歌詞。光電板不見得每天能蓄存足夠電力,光電能否點亮迷幻的景觀預言取決於天時 / 運氣。

考驗|藝術家・吳權倫|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考驗|藝術家・吳權倫|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未來比例尺 -2100

一叢聚集如金字塔陣列般的消坡塊,蔓延隱沒在漁光島防風林與沙灘交界處,曾經是用來維繫地海界線的人造物件,如今在這個區塊形成了特殊的異質景觀,逐漸失去其功能與自身尺度,藝術家將黑色鏡面玻璃裝置,置於這個交界,分別照映著地與海的景觀。

未來比例尺 -2100|藝術家・張永達|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多面體鏡面裝置以實際比例的高度,在表面刻上了 IPCC 對於未來全球海明面上升高度預測的時間表和數據刻度,如抽象文字般,當我們在看著黑色鏡面所映照的地海景物時,同時也是在觀照與對應漁光島此時此地,之於未來的時空尺度。

未來比例尺 -2100|藝術家・張永達|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織一片浪

海邊最好看的就是浪,藍色的海捲起白色的浪然後滲入灰色的沙裡消失不見,等了幾秒下一波浪再被捲起。每一捲浪裡藍與白的比例從來不會一樣,周而復始的規律好像編織時那樣平穩安靜,於是我想來織一片浪吧!將它留在沙灘上,用藍色的織紋襯托白沙,讓旅者駐足在浪下休息放鬆。

織一片浪|藝術家・林介文|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織一片浪|藝術家・林介文|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鯤島神舟 kūn-tóo sîn-tsiu

「鯤」是神話中的大魚,「鯓」是看似大魚背部隆起輪廓的浮島沙洲。臺灣的外觀如同躍出海面的海翁,臺灣的精神如同觸土生根的甘薯。鯤島就是灌注海洋生命後賦神的臺灣。

鯤島神舟 kūn-tóo sîn-tsiu|藝術家・李育昇|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鯤島神舟 kūn-tóo sîn-tsiu|藝術家・李育昇|圖片: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2023 漁光島藝術節
策展時間|2023.3.24-2023.4.16,10:00-18:00,全面封島
官網最新資訊查詢|https://www.yuguangartfestival.com
指導單位|臺南市政府、海洋委員會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
協辦單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臺南市安平區公所
贊助單位|帝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北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安平雅樂軒酒店、東陽事業集團、台南晶英酒店
全案活動統籌策劃|都市藝術工作室
【藝術在一座小島】
策展人|許蕎
文案企劃|都市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統籌|都市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視覺統籌|Path & Landforms
【重繪地海之島】
策展人|方敘潔
文案企劃|方物研創有限公司
執行統籌|均勻製作
視覺設計|OnionDesign

不可轉載
expo 誠品生活文創平台
誠品生活 expo 提供台灣微型文創工作者優質的發展交流平台,具體展現台灣文化創意品牌的力量與價值,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地新銳設計及精彩創作故事。
誠品生活 expo 提供台灣微型文創工作者優質的發展交流平台,具體展現台灣文化創意品牌的力量與價值,讓世界看見台灣在地新銳設計及精彩創作故事。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