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失的歲月。」
王家衛的作品《花樣年華》,在結束後放上斗大的字幕這麼寫著。不像電影名稱聽起來那樣斑斕絢麗,相反地,這部作品探討著一種溫和、內斂而隱晦的情感。
那一道 60 公分的牆
故事發生在 1962 年的香港,那時候許多人紛紛從中國移往香港居住。為了節省房租,也為了方便照應彼此,屋主會出租自己公寓的房間,好多個家庭共居在一個屋簷下,雖然氣氛熱鬧融洽,但也因此衍生了窺探隱私、相互猜忌的人情問題。
故事的主角周慕雲、蘇麗珍的相識,就從搬進這個公寓開始,他們之間隔著一道 60 公分的牆,從他們彼此的伴侶發生婚外情那天起,這道牆漸漸崩塌。蘇麗珍的出場總是穿著一襲合身旗袍,頭上梳著俐落的包頭,妝容濃淡得宜,不苟言笑的表情完全透露了她的個性—嚴肅、矜持,而周慕雲西裝筆挺,梳著分線整齊的油頭,手中不時拿著一支煙,看起來深不可測。
導演王家衛在角色的設定上很明確,也在細節裡放了許多小暗示,觀眾可以很快地進入故事裡,也可以從演員的眼神、肢體,看出他們之間的情愫和秘密。
多一分則太多
這部電影的劇情其實非常簡單,幾乎可以用一句話就清楚說完,可是導演王家衛卻花了一個半小時來表現。電影的步調非常緩慢,對白也不多,許多時候是兩個演員沈默地看著彼此,完全不發一語,也沒有任何的背景配樂,平淡得讓人以為時間暫停了。可是有趣的是,總在突然恍神的五秒鐘內,劇情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等你再回神就完全看不懂了。
對話平淡、感情平淡,但是平淡背後卻是非常濃烈而深刻,我想這是王家衛想表達的意境。有時候最深層的苦衷並不需要哭天搶地,而是靜靜地往心底刺,外表看起來沒有變化,但是內心每分每秒都是掙扎。人們說王家衛的電影是「會成長」的,成長的不是電影本身,而且看電影的人,在不同心情下,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心情好的時候覺得它步調緩慢無趣,心情低落的時候覺得句句入心。
如果多一張船票
周慕雲說:「如果多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而蘇麗珍回著:「如果多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走?」這一來一往的對白,其實直接點出了電影傳達的掙扎。不管是為了報復彼此,或是為了填補伴侶出軌留下的空虛,這兩個人最後是相愛了。
但是他們誰也不願意先跨出一步把話說白,誰也不願意承認犯了相同的錯。他們始終有各自的家庭和婚姻,有無法拋下的生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秘密被埋起來。
《花樣年華》相較於王家衛其他的作品更難以理解,甚至到了結尾,都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結束了?但是只要能稍微放點耐心,仔細去體會電影裡的留白、沈默,其實可以清楚看到角色彼此之間情緒的流動,可能是一個轉身、一個眼神,或是點燃一根煙的瞬間,看似平淡沒有意義的對話,其實都富含深刻的情感。
COMMENT
可是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將所有的狂暴情緒濃縮在氤氳的氣氛。迷濛卻深邃的眼神。一支香煙。一個不經意的觸摸。都足以翻攪內心所有翻騰卻蠢蠢欲動的情感.....。
這是王家衛厲害之處。也是他作品裡層層疊疊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