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02.2016

〈踏血尋梅〉: 人間失格

曾拜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一部刻骨銘心的類自傳,完全契合他的名言:「生而為人,我感到很抱歉。」根本上的自我否定,讓我讀來身心俱疲,不寒而慄。《踏血尋梅》遙相呼應,其探究的本質亦如是,它是對真實案件一次誠心的弔念,更是一個人間失格的悲劇故事。生存狀態的變質,似乎成了人類社會終難躲閃的問題。

改編自轟動香港的碎屍案,17歲少女被殺害後慘遭支解,部分人骨被混入街市出售,光耳聞就使人心驚。然而電影一反常態,兇手在開頭便遭繩之以法,反以執意追查真相的警官做為故事引子。他想不通背後的犯案動機:究竟是怎樣的人,才會犯下如此泯滅人性的罪行?又是為了什麼?

踏血尋梅 I

既然已經知道無人會再受害,電影本身就失去了危機感,只剩懸疑堆砌和步步還原真實的恐懼,不停的交叉閃回甚至讓人有些厭煩。然而隨著案情顯現,竟得出一項事實:被害者願意死,兇手願意自首。這不是奇案是什麼?我們看見少女年幼求學,目睹隔壁的同學割腕自殺,竟然無動於衷,悶不吭聲,就已預示了這名她的與眾不同;接著是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委屈,父母離異、移民、窮困、輟學養家、懷著當模特的夢,破碎後走上援交一途。再將視角轉向兇手,自幼喪母、又肥又醜、脾氣乖戾,過著搬運工的底層生活,他告訴警官:「我討厭人。」簡單一句話,背後隱含的意義其實是「我已不把自己當成人看待」。很明顯了,命案是兩顆孤獨的心長到盡頭,絕望萌芽,恰好纏上了。

再往裡看,是失落世代的普遍樣貌。想起《鬥陣俱樂部》所說,我們是被拋棄的一代,從小看電視,幻想有一天能成為百萬富翁或明星,然後發現自己被騙了。只是在本片,角色不是被激怒,而是放棄:物質生活的虛無飄渺一樣造成麻木,資本堆砌的社會造就功利至上,疏離、漠不關心和不被理解的生存狀態,終於讓一個人說出「死並不可怕,因為活著會痛,活著會恨」。於是當素不相識的兩人做愛,王佳梅脫口而出:「我想死……」,丁子聰竟成全了她;那一刻,少女臉上的表情是幸福,男人卻是痛苦的。其實兇手一點也不仇女,他渴望得到女性的愛,對於殺人沒有懊悔,那是同類彼此發現、彼此理解的欣喜,他愛上她了──徹徹底底地,甚至足以為此承擔世人即將給他的罪過,不,不是人,是周圍那些陌生虛假的生物。不想再當人,其實是這樣一道沉重命題。

踏血尋梅 III

故事叫人痛心,可惜電影本身剪得過於零碎,以四個章節作為框架,卻看不太出必要性。由於是倒敘法,懸疑氣氛的烘托稍嫌不足,尤其在中段已經猜到緣由的情況下,雖不至歹戲拖棚,但少了點驚喜。幸好飾演兩位主要演員皆以非凡演出,撐起了故事力道:春夏演活了少女的無力和脆弱,而白只的冷眼、壓抑與爆發更讓人心驚膽顫,光芒甚至蓋過宣傳主打的郭富城(連警官自身的故事彷彿也成了支線)。另外,唱作俱佳的歌手丁可,其演唱的《漆黑的海上》脆弱又倔強,以陰鬱的勾人嗓音為電影大大加分。

走出影院,迎面撲來街上悶熱的慾望,不知怎地,腦海想起一段歌詞:「我心裡什麼都沒有,就像沒有痛苦,這個世界什麼都有,就像每個人都擁有……」。不可否認,導演挖掘社會案件的用心讓人動容,讓我們相信再殘忍再變態的故事背後,也總會有人孜孜矻矻,踏著血前來尋找那受盡風霜、早已殘破不堪的梅,看見她的本質,其實仍一如以往的美。

踏血尋梅 II

尋向影誌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indingNeverpath/

不可轉載
尋向影誌
電影為主,亦寫音樂及其他。尋向所誌,光影未竟,遂迷不復得路。
電影為主,亦寫音樂及其他。尋向所誌,光影未竟,遂迷不復得路。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