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07.2016

繞道的視角 瓦利德.拉德紐約現代美術館個展

文│李雪萍 圖│紐約現代美術館

 

以模糊事實與虛構創作手法聞名的黎巴嫩藝術家拉德(Walid Raad, 1967),日前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展出美國首次回顧型個展,透過攝影、錄像、裝置和行為表演,以 25 年來的代表作──《阿特拉斯圖集》(The Atlas Group, 1989-2004)和《攫取我所摒棄之物》(Scratching on Things I could Disavow, 2007-ongoing),探索歷史與記憶在衝突對話中的角色,以及當代藝術在阿拉伯世界的定位。身為中東最傑出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作品深受該地區過去幾十年社會、經濟與政治動盪及黎巴嫩長期內戰(1975-1991)的影響。曾因參與改善中東勞工生活與工作的組織 Golf Labor,被拒絕入境杜拜,後經國際藝術組織與策展人的聲援,才解除旅行禁令。

SP01-1
《攫取我所摒棄之物》展場一景。(攝影/Julieta Cervantes)

《阿特拉斯圖集》是一個虛設的假想機構,以基金會的名義收藏有關黎巴嫩當代歷史文獻,以內戰時期的史料為主。這一系列集合不同類型具名或不具名的照片、錄像、筆記與文件,皆是拉德從國家檔案館根據歷史事實虛構的作品。《筆記 38 卷:在一個已經著火的湖》捐獻自歷史學家法胡里博士(Fadl Fakhouri)有關黎巴嫩內戰的 145 件照片、筆記與文件;來自匿名者一組 29 張深淺不一的藍色單色照片《公海上的秘密》,暗藏溺斃於地中海受害者的黑白圖像;《人質》則是巴沙爾(Souheil Bachar)在錄像影片中親述 1985 年在貝魯特與五名美國人質共同囚禁三個月的過程。這些基於史實的虚構檔案,看似由各種不同的人捐贈,其實都出於藝術家本人之手。

SP01-2
拉德(Walid Raad)導覽《第 139 部分:阿特拉斯集團》。(攝影/Julieta Cervantes)

Walid Raad
《阿特拉斯集團》展場一景,右為錄像作品《人質》,左為攝影作品《公海上的祕密》。(攝影/Thomas Griesel)

拉德在真實事件與假想杜撰間,梳理數十年長期困擾黎巴嫩的戰爭在政治、社會、文化及心理層面上的衝擊,試圖探討檔案文件的真實性及審視歷史以不同的方式被設想、書寫與形塑。

隨著中東地區美術館、畫廊、博覽會的興起及大批西方藝術機構進駐,拉德在 2007 年開始《攫取我所摒棄之物》這個項目,嘗試在此轉型期重新定義「阿拉伯藝術」並修正一般對中東藝術過於單一簡化的傾向。此項目包含六個大型裝置及一件行為表演作品《藝術家導覽》(Walkthrough)。在一小時的導覽中,拉德再現其天衣無縫、虛虛實實的敘述展演方式。《第 139 部分:阿特拉斯圖集》首次在貝魯特畫廊展出時,所有作品都被縮小為原作的百分之一;《附錄 18:版 22-257》以線條、色彩、形狀和形式(line, colors, shapes and forms)呈現黎巴嫩當代視覺藝術的貧瘠現況;《翻譯者的介紹:退休藝術在杜拜》藉由蜿蜒交錯的影像與拼貼,揭露藝術家退休信託基金(APT)在全世界操盤藝術的運作。

SP01-4
拉德(Walid Raad)導覽《附錄 18 :版 22-257》。 (攝影/Julieta Cervantes)

SP01-3
拉德(Walid Raad)導覽《翻譯者的介紹:退休藝術在杜拜》。 (攝影/Julieta Cervantes)

當中東地區的資源被政治、軍事、戰亂消耗殆盡,拉德以一種繞道的視角,面對難以直視的歷史。他並未追隨同輩中東藝術家大量的從伊斯蘭文化中汲取靈感,而是整合觀念與檔案紀錄的表現手法,以一種逼真、令人信服的虛構真實,書寫在 20 世紀完全缺席甚至未曾被記錄的中東當代藝術史。

不可轉載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