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25.2015

人,如何「找我」

這裡,菲比繼續以紋飾 (ornament) 的思考脈絡,繼續探究人類在進行「找我」與自我定位/定義之起源與歷程。

人為何而飾? 

「當你買下一幅畫作,你同時也買下它所再現的物品模樣」 (約翰·柏格,《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2013),頁99)

在《觀看的方式》中提及的「擁有」(possessing) 與觀看方是之間的類比,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種關係,也可以類比至「關聯宇宙觀」 (correlative cosmology) 來討論。在此「關聯宇宙觀」所意指的包含但不限於物理宇宙或自然秩序,且更多時候將與社會與歷史世界秩序相呼應。

英國藝術史學家 Jessica Rawson 在《祖先與永恆》一書中將「關聯宇宙觀」視為藝術、裝飾圖案之源,中國早期以物化方式表現宇宙(可見於禮器、墓葬),並將此觀念運用於大宇宙(天文現象),與國家/帝國及其統治者德性(小宇宙)之間的對應關係上。墨子曰:「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國語·周語下》:「王無亦鑒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天,而下不儀地,中不和民,而方不順時,不共神祇,而蔑棄五則。」;《呂氏春秋·正月紀》:「天子居青陽青陽左個。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但此些論點均架構於「世界本為和諧,且自成比例,規律運行」,因此生為宇宙一員的人類,均需遵循適當程序、儀度處事。

張簡士揚,超時空文化交流 之三,100×80cm  壓克力,畫布 2014
張簡士揚〈超時空文化交流 之三〉  100×80cm  壓克力  畫布  2014
張簡士揚,超時空文化交流 之四, 100×80cm 壓克力,畫布 2014
張簡士揚〈超時空文化交流 之四〉 100×80cm  壓克力  畫布  2014

我們以何種物件裝飾自身?選擇何種紋飾裝飾物件、環境?這個答案可能會是個人慣常習性,或美感偏好,但是,在這一層答案下,那個叫我們下此決定的的依據(宗旨)到底是什麼?這個答案可能也有很多解,但,存在每個人心中的那個度量或許可以是其中一解,這個度量是與我們(自身)、與他們(環境)、與你們(觀看我的)相互連結的隱形系統。Jessica Rawson 在書中文章將「裝飾圖案」視為「可見符號」,而這些被長時使用的符號/符碼,在其使用脈絡下轉化為「象徵」,作為支撐中國人理解世界的觀念體系,而那些使用在服章上的日、月、星辰、波濤等美麗的裝飾圖案,絕對是精心編排的成果,而不會是隨機配置。此服章與服章擁有者成為一關聯宇宙;服章之於觀賞者(看見服章擁有者之人)成為一種階級識別,並對應至環境(社會)成為一禮儀規範之準則。如此可見,發生在細節的「裝飾」,雖非主體,但其表徵意義卻大大重於主體,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紋飾不在大有義則名,小小紋飾猶如見血針般直指識別意象。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Building Facade, Porto  © Emma Hack 2013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China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Portugal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Portugal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存在 

一個人或物,如何在環境中宣示自己的存在?答案就是通過「裝飾」。通過紋飾及其隱含的形象重新制定空間,紋飾與所指(signified,心裡所生成的概念 (concept))合而為一,裝飾與空間亦被劃歸一體。在 Bruce Mau《生活風格》(Life Style)書中提出的生活風格,絕非僅僅作為裝璜指南,更切要的是我們應該把它視為生活的道德準則,我覺得這個觀點很有意思,因為這完全可以呼應到裝飾的源起──關聯宇宙觀,依此我們提出了生活方式、風格、態度、制度,以及運行其中的禮儀法度,並且透過此法定義出你我的存在──實體的肉身存在,與精神性的存在意義,我們在裝飾物中看見了自己,也在紋飾中找到自身定位、看見期待與所指(我們尤其能在建築中看見擁有者的所指,在墓室中看見擁有者的期待),而這些紋飾與裝飾物在意義上都是「微縮的我」,我們透過把自已投入物件中,而把自身的定義與定位,轉而寄託在此些物件之上。過去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物化的我」與「擬我的物」之間的關係,切確文字我沒法依本記下,但文章大略在述說的是「我買一個包,是為了「夢想」自己的身分;我買蘋果電腦,是為了「提醒」自己是專業的大人……我們慢慢地將物件以拼圖的形式,來構築我們的人生形貌,讓世界可以辨識我們是它的一員」,初見這篇文章讀來有些微悲涼,因為感到人的存在只依附在這些身外物之上,若把它們除去,單留下裸身的人,那麼人是甚麼?人的存在在哪裡?不禁讓我有種人需要靠物,才能表明存在的噓唏感。但現在再次想起這段文字,我卻有大不同的感受──原來這些物件與裝飾都是我,它們都是因應我而出現在我的身上與周遭,因為是我選擇了它們出現的所在,並用以呼應我的本體。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本體的先於存在,才能接續引出以我為中心發散出的物件與紋飾,我在,故我思、故我飾。

在此,紋飾對內標示擁有者存在指標,向外成為連結宇宙之通道。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France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France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England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England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Holland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Emma Hack BLUE AND WHITE 系列 Holland
© Emma Hack 2012
C-type print

「找我」第三屆精銳藝術節

主辦單位:AAM 精銳藝術館
策展人:沈君儀(沈菲比)
參展藝術家:吳淑麟、張簡士揚、陳浚豪、蘇孟鴻、艾瑪 · 赫克
展覽地點:AAM 精銳藝術館(台中市惠文路708號)
展覽日期:2015.09.24~2016.02.28
參觀時間:周二到周日 10:00~18:00(周一休館)
團體導覽:請於一周前來電預約 (0800-868-608)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00924156668024/

不可轉載
沈菲比
1980年生於桃園,現居創作於桃園。喜劇性格,老派思想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現以獨立策展人、zine maker、煮婦、研究生以及高中老師等多重身分切換著
1980年生於桃園,現居創作於桃園。喜劇性格,老派思想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現以獨立策展人、zine maker、煮婦、研究生以及高中老師等多重身分切換著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