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山 | Into the Mountains 》

國立成功大學 / 工業設計學系
黃心郁、周絜恩、施鄺玲、陳柏成
《 遇山 | Into the Mountains 》是一場與台灣山林間的對話紀實。

2020年,4個成大工業設計系大四生,與台灣山林之間的交流紀錄。

我們將透過裝置藝術呈現在山林間感受到的種種觸動,期望能為城市中的人們創造一場短暫的出走,縱使身不在山,也能體驗到台灣山林的美好。
“很多人說台灣很小,我會反問他們:你都看過了嗎?”

—齊柏林

# 初衷 : 一場夏日的探險

去年暑假,一名組員和台灣山林相遇美好的相遇讓他深受震撼,
希望這一切感動也能和更多台灣人分享,因此我們開始進行這次的計畫......
-
台灣的山地面積約佔全部面積的70%,卻只有少數人深入土地去探尋。
這一年裡,我們透過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雙腳走進山中,
並把我們登山的過程轉化為一個裝置藝術展,
希望帶領觀眾從都市出走,遇見山林。
-
期待這次的展覽能為一個引路人的角色,讓人們愛上山林愛上台灣,並和這片土地產生更多的情感連結。

# 展區規劃 : 從都市邁向山頂之路

展覽分為四個展區,將帶領觀者從水泥叢林的都市一步一步走向台灣山林。
每個展區皆使用不同的媒材進行創作,
透過不同形式的裝置藝術,我們簡化了過程中複雜的元素,提取每個階段最令我們感動的部分,
希望能呈現每個不同爬山時刻所感受的的抽象經驗。

■ 第一展區〈壓抑之聲〉
最初,觀展者會置身於一個全白且且充斥著都市噪音的空間,我們希望藉由這個空間表現在都市中生活的人們,被壓抑、受局限,無形中默默累積壓力的氛圍。
〈壓抑之聲〉的出口前有著一枚石碑,後方是一片漆黑的隧道。這是擷取了登山口石碑的意象,它象徵著人們即將踏出日常,開啟一趟山林之旅。希望透過石碑與後方的未知,引起觀展者的好奇、期待與恐懼。
■ 第二展區〈縫隙之外〉
進入〈縫隙之外〉,觀展者會從黑暗的空間慢慢看到一些亮光,並發現自己置身在一條隧道內。隧道的天頂有一道裂縫,裂縫之外是飄動的白雲以及飛鳥,它們隨著風前行,並引導觀展者前進的方向。
〈縫隙之外〉希望透過縫隙中的白雲飛鳥,表現水泥牆外從在著自由與無限美好的光景,也象徵著我們一路上從都市漸漸走向山林的過程。
■ 第三展區〈拂曉之時〉

進入〈拂曉之時〉,觀展者將在全黑的走道上摸黑前進,只能靠兩旁樹枝上微弱的燈光稍微看清前方道路,並在最後進入被黑色大山環繞的空間。在視覺受限的情況下更讓人緊張恐懼,一步一步前進的同時,時間也跟著流逝,這是山中在接近拂曉之時的魔幻時刻。
〈拂曉之時〉模擬清晨摸黑登頂的過程,我們認為山林除了壯闊與美麗之外,恐懼與怯懦也構成了山的美學。
■ 第四展區〈群山之形〉
最後的〈群山之形〉展區,觀眾終於走出黑暗漸漸走讓開闊明亮的山頂,以台灣著名山岳為主題繪製的布簾層層疊疊,走入其中就像親身走進山林。越過群山後是一個讓觀展者能停下腳步的寬敞空間。展區內會播放一部團隊親自走訪拍攝的台灣山林影像,希望讓觀展者能夠停下腳步,一面欣賞台灣山林的美;另一方面也能平靜心神,體會整個展覽所帶來的感受。
我們希望能透過〈群山之形〉,展現出台灣山林令人感動的美與震撼,希望也能感動到觀展者,使人們在走出展場、走出這座山林後也能細細回味。

Designer

國立成功大學 / 工業設計學系
黃心郁
周絜恩
施鄺玲
陳柏成
FLiPER RHINOSHIELD 犀牛盾 techorange vidaorange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 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 富邦藝術基金會 臺北藝術表演中心 兒童福利聯盟 FLiPER RHINOSHIELD 犀牛盾 techorange vidaorange 財團法人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 富邦藝術基金會 臺北藝術表演中心 兒童福利聯盟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