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28.2019

現代達文西的「新物種」,荷蘭藝術家的仿生獸帶你看見新未來

Editor's Note
荷蘭藝術家泰奧.揚森原本就讀理工學院,後因熱愛藝術而投身創作,受到環境改變的啟發而開始研發仿生獸,讓我們看見科技與藝術結合的美好與精湛。受到環境限制的我們可以學習試著不斷發想新的點子,突破不可能,或許會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生命。

仿生獸是什麼?近年來,你或許有機會在荷蘭的沙灘上遇見一個龐然大物,以支架組成,四肢像是有關節能自由行動,彷彿有生命力,驚奇之餘,仔細了解後,原來這樣的怪獸不只一隻,而且不斷在進化中,甚至我們可以稱他們為一個「新物種」。

荷蘭是歐洲低地國的代表,對大家來說想必是見怪不怪,時不時就能在新聞看到荷蘭因應地理環境所研發的創舉,像是「漂浮城市」、「海上農場」等,環境的壓迫反而促使荷蘭的人民有更創新的思想。其中,被譽為「現代達文西」的荷蘭藝術大師泰奧.揚森就想:「如果能夠打造出一個在海邊不斷採集沙子,搭建沙丘的新物種,是否就能減緩國土不斷縮小的危機。」於是至今將近 30 年,泰奧.揚森致力於發展「新物種」— 仿生獸。

仿生獸不斷進化,發展成不同的形態

仿生獸是運用許多生活中常見的回收物品來製作而成,以荷蘭常有的塑膠電流管做出龐大的軀幹、四肢,以寶特瓶作為他們的「胃」,可以儲存他們唯一的食物來源 — 風,當風停止時,仿生獸能利用瓶子裡的風行動。當暴風來襲,仿生獸則會打樁在濕沙,固定自己,以防被吹走。

揚森利用塑膠水管製作出精細的組織結構

當風驅動仿生獸的「羽毛」,他們就能被推動前進,而「鼻子」的部份則能感應風向,改變行進的方向。揚森還發明了另一種輪子裝在仿生獸的四肢上,相較於一般腳踏車的輪子,這種特殊的輪子能在沙灘上暢行。

1994 — 1997 年的仿生獸型態
揚森也曾經實驗過用不同的材質製成仿生獸

揚森說:「我每天醒來,腦中就會浮現睡夢中自然而然聚集的點子,吃過早餐便前往實驗室執行。過了一天當我的點子行不通時,我難免會越來越沮喪,回家過後又繼續工作,接著馬上入睡,每天就這樣過。雖然很辛苦,但事實上,演化本身就是一件辛苦又漫長的過程,有時會成功,有時不會,然而這之間又會有新的點子誕生,我就是熱愛這件事。」

目前各式型態仿生獸的研發過程在世界各地不斷展出,也曾經兩度訪台展出,除此之外,日本雜誌《大人的科學》也曾經出過仿生獸特輯,讓讀者動手做出一隻能在家裡跑來跑去的迷你仿生獸。

雖然讓仿生獸們完全自己生存,並同時減緩陸地面積減少的理想尚未達成, 即便如此,光是看到各式各樣的仿生獸在海邊走動,或許就能對他們完美地結合科技與藝術感到新奇與感動。 比起一隻蚯蚓幾億年的演化歷史,仿生獸誕生至今只過了不到 30 年,物種的演化花上幾百萬年以上是必然,揚森正不斷與時間賽跑,若不是壽命有限,他相信絕對能見到仿生獸進化完全的樣貌。

更多內容

圖片來源:ReaderFELIX MOLLINGAexploratorium

不可轉載
Zoya
想像力和好奇心就是超能力
想像力和好奇心就是超能力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