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孩日看《臺北女生》: 愛裡只有平等,沒有標準

10/11 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女孩日,台灣也在這一天同時訂定了台灣女孩日,響應世界對於「重視女孩教育、投資女孩」的號召。我是在這天早上看見朋友換上了女孩日的邊框大頭貼,才知道「啊!原來有這個節日啊。」剛好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許菁芳的《臺北女生》,這是一本關於她和台灣這塊土地的愛情故事,其實也是一本關於一個台灣女生,如何尋找獨立之路,如何能夠在所有關係裡自由、在所有國家從容站立的過程。

content_womany_li_ti_2_1481803772-26542-3436

「我的廚房廳堂都不是為你,我喜歡做菜,就是喜歡做菜而已,不是為了伴侶或家庭,或為了把自己擠壓進入那賢妻良母的形象。我就是我,女人是我認同裡的一部分。但女人的標籤不能定義我;我才是定義女人內涵的主體。」-許菁芳

可能很多女生在女孩的時候都被教育過同樣的一句話:「女生要學會煮菜!」而且這句話通常都還是自己母親或是女性長輩教導我們的,以前我不知道這哪裡奇怪,但後來怎麼想都很彆扭,「學會煮菜」這件事本身是一件好事,但當它是一個標準,用來檢視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女生的時候就不太對。諸如此類的標準還有好多好多,從裙子的長度、看異性的眼神、過年要去誰家……重點不是煮菜不煮菜,重點是社會一直同一套標準和期待套在某一個性別身上,仔細感覺就發現無所不在。

「我從困惑,不安,到自我否定;一直到成為女性主義者,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我的錯,也不是男人的錯,是結構的劇本寫錯了。」-許菁芳

不要因為自己不美麗而自責;不要認為被騷擾是因為自己穿著不正確;當被挑剔不夠溫柔賢淑、被人說「不像一個女生的時候」,不要覺得是自己哪裡有問題。女性主義者在爭取的只是身為一個女生,能夠坦然成為自己、能夠有所選擇、能夠獨立生活的權利而已。

我記得我小時候死都不肯穿裙子,即便是高中考大學的那一年,也不肯在關係到入學與否的大學面試中穿上家人準備的套裝,一件完美的白襯衫與深色裙子,我後來穿了長褲自在的入學,第一次主動穿上制服之外的裙子,是因為戀愛。雖然我現在其實喜歡穿裙子,但我還是想得起來當時那種為了取悅他人,所以強迫自己穿上裙子時的彆扭。

是的,女性主義者有時候要對抗的不只是外部環境赤裸裸的壓榨,還有從小用各種形式、以教育和愛的名義,滲透進我們思想中的「女生應該要怎樣比較好」的想法。

最後,再套一句許菁芳的話:「親愛的主啊,請讓他成為他自己,尋得專屬於他的方式展現性格與魅力;讓他理解愛,愛裡只有平等,沒有標準。」

我一直覺得這就是男女平等的真諦。

不可轉載
Yian
主觀文學,旁觀電影、書籍、攝影、插畫。(世界的學生)
主觀文學,旁觀電影、書籍、攝影、插畫。(世界的學生)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COMMENT

Adrian Lin
我是男人,但我很喜歡妳這篇關於女人的文章,也希望這世界能少一點錯誤的性別觀念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