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26.2015

這些臨終者的照片讓我更了解生命,更珍惜自己有限的人生

joe

Joe (圖片來源: Andrew George)

兩年前,一位攝影師 Andrew George 開始進行一項計畫,他想要向世人證明:當人類願意接受生命的有限性時,我們可以從這些人身上看見美麗與力量。

這位洛杉磯的攝影師,一直以來對於世俗生活相關題材深感興趣。他在兩年前開始尋找願意合作的醫院,想對安寧病房內的病人進行拍攝,並且希望從這些病人身上有所學習。最後,他找到了洛杉磯 Providence Holy Cross Medical Center 的 Marwa Kilani 醫師願意配合他的拍攝計畫。

「這裡的病人不怨天尤人,他們反而努力讓自己樂觀地面對生命的結局。我真的非常敬佩他們的意志力。而他們面對的課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遲早都要面對的。」

「每位面對生命關卡的鬥士,都度過如此艱難的心靈歷程,但他們的名字都不會因此被寫進歷史。不過他們去完成、檢視自己人生的勇氣,已經證明他們都是很了不起的人,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啟發。」

  • 死亡,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課題

攝影工作完成後,George 的作品集《Right, Before I Die》出版了,它收錄了二十位病人的照片,其中包含了一些年輕的病患。這些病患的照片都傳達出他們內心的平靜。

「我的攝影對象都是很平凡的人們,藉此才能讓大家了解我們都會面對生命的終點站。」

George 說道:「我所拍攝的這些人們只是恰巧成為我的攝影對象,但面對這個生命課題不只是他們的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我希望能透過我的攝影作品讓大家思考如何面對這個終將來臨的時刻。」

rene

Rene (圖片來源: Andrew George)

George 說,他在拍攝過程中總是一再地被拍攝對象的勇氣所震懾。

「他們當中很多人度過了非常坎坷的人生,他們所遭遇到的挫折照理說可以輕易摧毀一個人。但他們不怨天尤人,反而靠自己的力量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口,樂觀地接受自己的人生。」

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積極地面對死亡,George 坦白地說,那些能夠辦到的人,可能是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而那些無法積極審視自己人生的人們,也不該被苛責,畢竟這是人生中最困難的事情之一。」

  • 安寧療護在我們社會中的發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美國,正如同很多西方國家,人口正在快速老化。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估計,到了 2050 年,年齡高於 65 歲的美國人將會超過八千三百七十萬名,而且不只美國,全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在持續上升。

聯合國世界人口老化報告指出,在 2047 年,老年人口數會首次超越兒童人口,此外,2050 年全球將會有超過二十億人口年紀高於 60 歲。

人們越來越長壽當然是件好事,但資料同時也指出,非傳染性疾病以及殘障的普及率也會隨之上升。

安寧療護專家認為,各醫學機構必須開始為病人數量的持續上升做好準備。不一定要將病人的疾病治好,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維護病人的尊嚴以及生活品質。

安寧療護的擁護者 Kilani 說道:「我開藥不是為了延長病人的壽命,而是為了讓病人舒服一些,提升他們生命最後一段的生活品質。如果這些藥也能讓病人活得更久一些,那是再好不過的。」

George 的作品同時也讓大眾了解安寧療護對病患的益處,尤其是在一些開發中國家,很多醫師仍然認為,使用安寧療護等於向疾病投降。在 80% 的國家裡,現代安寧療護的技術與知識仍然不包含在正規醫學教育體系當中。

George 希望他的作品可以讓人們正視臨終病人的療護工作,而不只是把它當作一場悲劇。

  • 此系列攝影作品對無數人的心靈產生影響

「這些作品出乎意料地得到很多年輕人的正面迴響。我相信,當我們在我們思考、面對生命有限性這個議題的時候,我們就掌握了通往美好人生的鑰匙。」

George 與他所拍攝病患的訪談以及他的攝影作品,近期在比利時布魯日的 Sint-Janshospitaal(聖約翰醫院)博物館內展出。博物館官方網站表示已經有超過 150 個不同國家的訪客在網路上或在博物館內欣賞過這系列的攝影作品,館方也已經計畫舉辦國際巡迴展覽。

在布魯日展覽會場動線的最後,在牆上放了面巨大的鏡子。George 說,他想邀請所有觀展的人們,一同對著鏡子審視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們能更早地對自己誠實,而不是等到生命快結束的時候才卸下種種心靈上的負擔,我們對死亡就不會那麼害怕;更重要的是,我們對人生也不會如此畏懼。」

josefina

Josefina (圖片來源: Andrew George)

「之前發生了一件很讓人難忘的事。一位參與我攝影計畫的女士 Odis,她的女兒打電話向我要一張她母親的照片。我在電話上和她聊到了,來自各國的朋友對這系列作品的迴響,也談到這些照片感動了全世界數千名觀展者。在她將這些告訴她的母親 Odis 之後,Odis 露出了微笑,當天不久後就離開人世了。」

(文章來源: QUARTZ;圖片來源: Andrew George)

 

不可轉載
BuzzOrange 報橘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關注台灣與全球政經動態,思考那些科技無法解決的事情。提供新聞之外,更希望提供一個場域讓你和我們經常地問「為什麼」;不要再別人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所有事情不再只有「是非」、「藍綠」的二元選擇——我們需要思考,需要一直問為什麼。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