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01.2015

【佛佛】藝術的外觀與內視

共同撰寫人 – 創作者 陳青琳

如果藝術不是鎖在美術館裡的那些物品,而是距離你我身邊再近也不過的日常生活呢?

藝術的定義就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樣,即隨著時代的變遷,
當中所涵蓋的意義也將與時俱進。就舉一位大家日常可見的計程車司機為例,
只是他可能比起其他人,對於自己的工作更加的熱愛,
這點除了從他與顧客的互動中可以感受到外,甚至在車內加裝了卡拉OK的設備,
視每個當下的情況判斷如何適時的善用。
巧妙地將自己生活裡的興趣,和每一次因緣分的奇妙而相遇的顧客,
彼此可以一起共享同處於車內的愉悅時光。
對於生活與工作,不去做刻意的分割,而是自然而然的串聯起之間的和諧。

其實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或是採取何種表現形式,
只要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富有相當大的熱情,
把原本看似只是例行公事的作業,提升到另一種層次的表現時,
就廣義上而言,或許也應該被稱作為「藝術」。
打趣的說,每一次的生意上門,就像是一次行為藝術的演出,
而你的觀眾是如此不經意的參與,充滿了臨場感般的興奮之情。

這將有別於過往時代,多數情況只針對某些限定媒材、呈現法則或刻板定義下的場域,
是屬於當代對藝術的新註解。藝術不再只限於少數人才能創造,
或是僅存在過於狹隘的美學觀點裡。
它應該蛻變成每一個生命只要夠專注於某一領域之中,
並且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即可視為「藝術」的範疇裡。

而類似這樣的思考,似乎多為藝術相關的從業人員,或是哲學領域的專家?!
或許是因為這兩種類型的人,對於「思考」有著相當濃厚的著迷。
哲學式的提問並非是飄忽於現實生活中的假想,
它是藉由真實的體會而自然延伸的課題。
如果長期避而不想,漸漸的,原先清透明亮的心靈,
將逐漸被外界的紛擾所佔據,
終有一天,我們將不再對世界與自身產生好奇,
而只願意擺盪在看似能刺激你小小確幸,
卻又無法真正給予自己身心靈提升的庸庸日子裡…..

 

以下則為法國近兩年高中考大學的哲學試題,
提供給身為制式教育下的我們,一個思考的機會與空間。

文學組︰

  1. 語言是否僅僅是一種工具?
  2. 科學是否只在確認事實?
  3. 作品是否能訓練我們的感知?
  4. 我們應竭盡所能地讓自己快樂嗎?

理組︰

  1. 勞動(工作)能否使人們發現自我?
  2. 藝術家是其作品的主宰嗎?
  3. 我們活著是為了快樂嗎?

社會組︰

  1. 是否有選擇就算是自由?
  2. 為什麼要試著去了解自己?

 

不可轉載
森雨
創作元素皆來自於對自然界的觀察和體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喚醒具有改變力量的人類,可以了解自己其實是地球環境的維護者,而非主宰者。每次的創作形式,會依照希望傳遞的想法來選擇最適合的表達媒材,藉此和各個不同族群一同交流,幫助整體朝正向發展。並期待透過作品,傳遞具有價值的思想,進而慢慢影響人類重視獨立思考和判斷力,在我的小小認知裡,那是減少世界紛亂及愚昧的一窩瘋行為之重要能力。
創作元素皆來自於對自然界的觀察和體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喚醒具有改變力量的人類,可以了解自己其實是地球環境的維護者,而非主宰者。每次的創作形式,會依照希望傳遞的想法來選擇最適合的表達媒材,藉此和各個不同族群一同交流,幫助整體朝正向發展。並期待透過作品,傳遞具有價值的思想,進而慢慢影響人類重視獨立思考和判斷力,在我的小小認知裡,那是減少世界紛亂及愚昧的一窩瘋行為之重要能力。

更多文章


READ MORE

更多文章

READ MORE

LOGIN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請輸入你的帳號或電子郵件位址。你將收到含有建立新密碼鏈結的電子郵件。